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老百姓一定是受益者——访十六大代表苏新添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10:48)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敲开苏新添代表的房门时,他正忙着洗衣服。谈起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他说:“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真是太好了,只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去做,再过10—20年,我们的国家将更强大,老百姓一定是受益者。”

  苏新添是福建永春县美岭村党委书记,谈起这些年的变化,他颇为感慨。他说,20世纪80年代初,美岭村还没有电,没有公路,是典型的穷山沟。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起来,最辉煌的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1989年全村经济总量在1000元万元左右,向国家缴税不到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1000元;13年后的今天,全村经济总量已达3.65亿元,年纳税120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55万元。特别是十五大以来的5年,是美岭村辉煌中的辉煌:固定资产从1.7亿元增至8亿多元,可以说一个“美岭”变成了5个“美岭”,村民们都住进了漂亮的新房,衣食无忧。村里还自己投资修筑了50多公里的水泥路,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户户装程控电话、率先开通了村里移动通信网。美岭村的巨变印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经济发展了,群众富裕了,苏新添又开始更为长远的谋划。美岭集团先后投资8000万元创建了美岭中学,解决了周围山区1000多个孩子的就学难问题。除此之外,他每年还要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办公经费、教师补贴、资助学生等。这里的老师都是他以优厚条件吸引来的骨干老师。

  他说:“美岭村在发展过程从外面招聘了不少人才,这些人为美岭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 我们有能力办学校,就要用最好的条件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让国家使用、让别人挑选。”他透露,准备再投入1000万元修建体育场等配套设施,把美岭中学建成一个园林式学校,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苏新添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说起家庭他笑得更开心了:“我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儿子、女儿们都成家立业了,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有的在美岭集团工作;老婆在家养猪、养鸡,还种点儿地。我没有后顾之忧,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为群众多做事,让更多的山里人过上好日子。”他现在同时资助60多个穷苦孩子上学,一年要花费20多万元。他说自己是穷孩子出身,初一就被迫辍学,看着这些孩子有书念,心里特别高兴,花多少钱都愿意。 (新华社记者 唐虹)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