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十六大聚焦)团结就是力量——十六大代表谈民族凝聚力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09:00)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经历了艰难曲折,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共产党81年的历史,就是领导和团结亿万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富强,从胜利走向辉煌的历程。抚今追昔,出席党的十六的代表们在讨论大会报告和党章修正案时,倍加珍视团结,他们认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至关紧要,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这是民族复兴伟业的基石。

  

关键的时刻,宏伟的目标,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

  11月8日,年轻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作为来宾出现在十六大的开幕式上。邀请党外知名人士列席开幕式,并在党代会召开前夕,征求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党代会报告的意见,现在已成为惯例。

  “十六大的开幕式生动体现了党的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宗旨。”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代表说,“除了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上主席台外,还第一次邀请了我国五大宗教主要团体的领导人出席,这不仅是过去历次党代会所没有的,在各国共产党的代表会议中也没有先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博大胸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包容性。”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一个封闭的党,就谈不上凝聚力。”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孙大力代表这样说。从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到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大发展,很快打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局面。14年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我们党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高举团结的旗帜,赢得了全民族的信赖与拥护。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在光明与黑暗大决战的关键时刻,使一切进步力量紧紧地团结在了党的周围。朱维群代表说,十六大报告再次体现了团结这一永恒的主题。

  “纵观历史,我们党之所以有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因为它能从客观实际出发提出先进的纲领,在历史发展最关键的时刻为全民族提出充满希望的新目标。”孙大力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党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阶段提出的新目标,反映了全民族的要求,是亿万人民大团结的坚实基础。”

  历史和现实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成为凝聚力不竭的源泉

  记者在十六大上曾目睹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向郭凤莲代表提问:怎样看待民营企业家?这位来自大寨的代表回答说:诚实劳动、依法纳税、合法经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就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郭凤莲的回答说明由求发展而萌发的新观念,已悄然深入人心。作为国有大企业的老总,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童云芳代表说:“过去人们瞧不起个体户,后来对民企高速发展又有种担忧。随着进一步思想解放,现在我更愿意把他们当作平等的竞争对手或是合作伙伴。”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解决各种矛盾都离不开发展,而民企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户数已达220多万,从业人员接近3000万人,企业比上年末增加18万多户,从业人数增加210多万,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上千户私营企业诞生,平均每天解决1.2万人就业。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20.46%,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3%。梁金泉代表在列举了这几组数字后说:“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活跃因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党的理论创新符合实际,促进了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来自浙江飞跃集团的邱继宝代表说:“作为民营企业家能当选党代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对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论述,必将极大地调动起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舞他们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伟大的创举,人民的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1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时,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一开始人们产生种种猜测,并不为奇。”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代表说,“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主昌盛的成就,举世公认。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创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充满活力。”

  代表们指出,从“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仅是表述上的变化,更是理论的成熟与实践的结晶。韦建桦代表说,面向世界,中国共产党更加开放、更加自信,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

  “4年时间连续发行国债共5100亿元,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能在中国成功?就是因为老百姓对共产党有信心,这样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孙大力代表这样说。

  党的一大时,全国党员只有50多名,到党的八大时,发展为1073万名,党的十二大时上升为3900万,十五大是5800万党员,十六大是6600多万。“这体现出党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浙江省委副书记乔传秀代表说,“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人民的要求。”她介绍说,浙江省委在坚持抓好农村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同时,非公有制企业、社区和新社团组织党的建设也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里的党员已超过18万,在近1.5万家有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94.8%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基本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紧紧地将社会各阶层团结在了一起。正如邱继宝代表所表达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不断创新中奋发前进。这是出席十六大的代表们共同的心声。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一个得到亿万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前进的步伐! (新华社记者 刘刚 慎海雄)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