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代表分组讨论:抓紧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20:52)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联播):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它凝聚着几代人的思索与奋斗。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新起点,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几天来,十六大代表们围绕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新世纪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论国策、求共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十六大代表魏家福(中央企业系统-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用老百姓的话来讲,过去十三年鼓起来的是钱袋子,降下来的是恩格尔系数,精起来是人民的饮食,涨起来的是人均寿命,大起来的是我们的住房,多起来的是私人轿车,靓起来的是衣着服饰,高起来的是文化程度,热起来的是假日旅游,快起来的是通讯方式,十三年中我们国家经历了许多大事喜事,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通过改革完成体制转换的正确道路。

  甘肃代表卢定华: 就拿我们村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吃住行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从破窑洞、破土房变成了小洋楼。

  海南代表符跃兰:报告中讲到这13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3年,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黎族农民从住茅草房到住瓦房,到现在开始向平顶房发展,路也好了,灯也有了,电也有了,能够看到电视了,农民特别高兴,农民真正感到了党的领导的正确。

  吉林代表竺延风:十五大的时候,我们就发展到一百六十万辆。今天就是三百多万辆车,又翻了一倍。有了一个可支撑的循环的市场空间。而这个市场又来自于发展。所以我说听了(报告)以后我就兴奋。真真实实的一种兴奋。所以全面小康,我首先想到的是“全面小车”。

  中国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采,中国的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活力。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认为,短短十三年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取得了如此飞跃性的发展,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牢牢抓住了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

  十六大代表明志友:如果说这13年来有什么观念深入人心的话,那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

  十六大代表 崔凤鸣(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 回顾这些年改革发展的实践,也切身地感受到我们党对发展这个主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一个方面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更加科学,另一方面,对发展机遇的认识更加深刻。

  湖南代表徐宪平(湖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摆在首要位置,这说明我们党在错综纷纭、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能够从容面对,驾驭自如,能够排除万难,化解风险。

  代表们认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成为全党全国上下的共识,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复证明了这一真理。

  江西代表姚亚平: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自觉地对三大基本规律有一深刻的把握,使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有了空前提高。

  广西代表黄道伟 :从我们这十几年的发展来看,也只有发展了,其它问题在发展中才能更好解决。比如说像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只有发展了,人民才拥护我们。所以我说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要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陕西代表:报告把发展提升到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觉得这是十六大报告中一个突出的亮点,这个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

  栗战书代表说,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

  出路在于发展,发展才有出路。13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代表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就来源于发展这一硬道理。来自浙江、福建的代表邱继宝和苏增添说起十三年来民营企业的发展,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十六大代表 邱继宝(浙江): 十三年,也是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十三年,也是我们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十三年,也是经营政策最佳的十三年。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的精神搞发展,以开放的姿态搞经济,使我们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有同等的平等的待遇,我想不管是哪种所有制,只要有这种志气志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去干,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十六大代表 苏增添(福建): 十三年变化我感觉到理论上最大的突破,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社会制度,理论的突破带来观念上的突破,对经济的推动力是很强大的。

  苏增添代表说:实践证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湖北的郭佩英代表对于通过发展来解决再就业问题感触颇深。

  十六大代表 郭佩英(湖北):在报告中,多处提出了要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当前特别要关注那些困难群众,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就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经济。

  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大转折就是大机遇,来自西部各省区的代表们认为,西部地区要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迎头赶上。来自新疆、贵州的代表们说: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这两项重大工程为西部各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十六大代表侯长安(阿克苏地委书记): 西气东输工程应该说是新疆人民的一个幸福工程,也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西部开发的一个具体的重要的战略举措,所以就应该紧紧抓住这样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资源优势转换战略和走特色经济的发展之路,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

  四川、重庆、青海的代表在谈到西部今后如何发展时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西部的资源优势,练好内功。

  四川十六大代表骆玉祥: 作为民族地区来讲,这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在一个穷有理、慢应该的这样一个温床上,来等待国家的救助,我们感觉国家的资源支持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把我们自己内部这种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的积极性,把它激发出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十六大代表肖亚庆(重庆): 落实好十六大报告,我们要在管理体制上,不断地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

  十六大代表(青海):结合青海的实际进一步搞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建设 ,尊重和重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效益,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新机遇

  新机遇在手,时不我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为亿万人民指明了前行之路。

  来自农业大省河南的代表认为,加入WTO,我国的传统农业只有改造成现代农业,改造成外向型农业,才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市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十六大代表 张广智(河南):我们现在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缺少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太低,加入WTO,逼着农民提高素质,逼着农业生产方式改变,提高组织化程度,逼着提高农产品质量,我认为这些都是机遇。

  来自东北工业基地黑龙江的代表在讨论中认为,中国正面临新型工业化的难得机遇。

  十六大代表 湛胜田(黑龙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基本途径,总书记报告中也提到了就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个新,新在哪呢,有什么特点?从当前看,主要特点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知识化组合工业化,以集团化促进工业化。

  一个国家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创新,来自科研领域的代表认为,中国的科研也在更激烈的竞争中迎来新的机遇。

  十六大代表谢纪康(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新世纪内,我们国家遇到国际形势的更严峻的挑战,在加入WTO以后,这种严酷的竞争变成了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中国科技界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

  二、新思路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成为闯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的核心所在。

  十六大代表 张文成(山西) :我体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这是我们中国工业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

  十六大代表 苗圩(湖北二汽) :作为汽车行业通常认为它是一个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必须要用信息化来进行改造,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当中用高新技术,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来自山东的代表刘宗元说,山东是最早提出农业产业化的省份之一,现在全省农业正全面快速增长。

  刘宗元:结合山东的实际,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过去取得的成绩是创新的结果。今后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靠各方面的创新。

  十六大代表 李江(云南玉溪书记):如果你不能用工业的理念和思路,抓工业的这种思路、这种办法,去推进农业产业化,那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是不行的,工业不发展,第三产业也失去推动发展的内容,也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十六大代表 杨绍明(吉林):凡属影响发展的障碍问题,不管是体制上,思想观念上,还是我们思想行为上,工作作风上都必须彻底清除,这样才能推进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然的话,我觉得发展就无从谈起。作为东北地区我们老工业地区,我们更应该推动发展要快速一档。

  三、新局面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已经展现。

  十六大代表田雄:特别是国有资产的分级管理,中央和地方的分级管理,将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这是国有资产管理和国企业改革又一伟大创举。

  十六大代表韩生雨(河北) :现在很重要的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引导农村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小城镇聚集。

  吉林代表吴博达:小平同志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已经达到这一点了,先富起来了,我们下一步是共同富裕。是全国每一个角落 所有的13亿人都共同富裕。这个目标是非常凝聚人心的,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行动!

责编:白秀颖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十六大代表分组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11/10/ 19:07)
  • 五个代表团分组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 (2002/11/10/ 20:33)
  • 十六大代表分组讨论认为:必须紧抓战略机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11/10/ 19:43)
  • 十六大代表分组讨论江泽民在十六大上的报告(2002/11/09/ 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