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百姓心系十六大)草原牧民关于“小康”的对话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19:33)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1日电:当初冬的寒冷悄悄来到鄂托克草原时,牧民“文化户”何步财的家里却温暖如春。这两天,老何家里可热闹了,每天晚上都挤满了前来讨教十六大报告的牧民。

  何步财是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布拉格苏木陶利嘎查有名的牧民共产党员、“小康文化户”,被牧民们称为“牧区创业家”、“牧民宣传员”,因此,牧民们有什么大事小事都爱往他这儿跑。

  当记者来到何步财家时,牧民们正在谈论十六大报告。原来,8日这天,嘎查里的牧民们都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报告,有的牧民文化水平低,报告里有些内容听不懂,弄不明白,于是就都不约而同地三三两两跑老何家讨教、交流。

  “老何,你说说,怎么才算达到小康水平?”牧民布力吉力汗问道。

  “小康也就是吃饱穿暖以后,生活质量能再上一个档次,人均收入咋也得达几千、上万元。”老何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道。

  显然,布力吉力汗听明白了。牧民们小声讨论起自己离小康还有多远。达到“小康”的牧民有些得意,老何就提醒他们还要“富而思进”,讲究生活质量,提高文化水平,丰富精神生活。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草原,想达小康,你们就得像我这样,一要改良草场品种,可以人工种植麻黄、苜蓿;二要放牧围栏,也就是划区轮牧;三要牧业生产机械化。离开草原谈小康,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说完这话,老何还特意找来一张《内蒙古日报》,给牧民们念了一段报告中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陶利嘎查支书蒋玉林对记者说,这几年嘎查集体经济每年达到七八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700元,有的户子人均还上了6万元,牧民生活越来越好。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很鼓舞人心,嘎查里大部分牧民都认真收看了。不过,好多牧民由于汉语底子差、文化水平低,对报告中有些内容理解不了,于是,嘎查里许多牧民文化户家里就热闹起来了。

责编:陆珏如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百姓心系十六大)“红军林”里吐心声(2002/11/11/ 19:30)
  • (百姓心系十六大)西安高校师生学习报告热情高(2002/11/11/ 17:48)
  • (百姓心系十六大)“十六大给了我新力量” 治沙英雄石光银的新思路(2002/11/11/ 17:45)
  • (百姓心系十六大)特写:成都老茶客热议小康社会(2002/11/11/ 17:43)
  • (百姓心系十六大)题:“袖珍边城”二连浩特话开放(2002/11/11/ 17:27)
  • (百姓心系十六大)“红色娘子军”老战士感言:向前进,永远跟党走(2002/11/11/ 17:26)
  • (百姓心系十六大)祖国成为“海归派”广阔的发展舞台(2002/11/11/ 17:19)
  • 百姓心系十六大:北京报摊前听民声(2002/11/09/ 21:01)
  • 【百姓心系十六大】特写:明天会更好 (2002/11/09/ 12:12)
  • 百姓心系十六大:牢记“三个代表”要求 贯彻依法治国方针 (2002/11/08/ 16:41)
  • 【百姓心系十六大】毛泽东乡亲们的期盼(2002/11/07/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