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张左己、张俊九就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情况答记者问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15:59)


  【背景资料】13年来,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至2001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增加8300万人。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年份保持在3%左右。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3年共减少了2400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60%下降到1997年的50%,这是一个标志性意义的变化。详细

  
  央视国际消息:十六大新闻中心今天下午3:00在梅地亚宾馆举行第二场记者招待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俊九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今天记者招待会的主题是:介绍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情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提要

  过去的十三年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改革力度最大、进展最快的时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在记者招待会一开始,为便于大家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向记者作这方面的简要介绍。

  张左己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是改革力度最大、进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成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的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我国就业结构和就业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张左己说,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就业结构和就业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张左己说,从就业规模看,1990年至2001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增加8300万人。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60%下降到50%。1990年至2001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就业人员总量增加了近3000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增就业的40%以上。从再就业工作看,1998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其中17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从业人员从7500万人减少到5000万人,过去在计划经济情况下多年积累的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从就业机制看,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就业形式日趋灵活多样,新的就业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

  张左己说,“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得到较好落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9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先后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补发1997年以前历史拖欠215亿元。1998年以来,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制度。目前,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1亿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达1963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显加快,200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1.42亿人,是1990年的2倍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目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8300多万人。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为在全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去年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870元,实际年均增长8.1%

  张左己说,我国职工工资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2001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870元,是1990年的5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8.1%,是建国以来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经过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和调整法定节假日,职工每年的累计休息时间由原来的59天增加到114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对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张左己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们将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不懈地巩固两个确保,切实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开创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俊九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摘要


  要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俊九在回答记者提问前说,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劳动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报告,立意高远,博大精深,体现了我们党继往开来、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表达了全国亿万职工的共同心声,将极大地鼓舞工人阶级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昂扬向上,为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

  张俊九说,我们将组织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会各项工作中去。我们要按“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切实履行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的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广大职工在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全国工会会员达到1.3亿人 创历史最高水平

  张俊九在介绍近几年我国工会所作的工作时说,我们努力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建基层工会组织165.8万个,会员达到1.3亿人,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水平。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达32.7万


  张俊九说,我国还加强源头参与和调整劳动关系机制的建设。全国总工会和各省、市总工会加强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加强执法监督及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在宏观层次,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已经建立,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工会与政府的联席(联系)会议制度。五年来,参与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立法和政策1264件。在基层,主要是推动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目前已有63.5万家企业建立了这一制度;推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目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单位已达32.7万家。

  5年来各级工会累计筹集送温暖慰问款104亿元

  张俊九说,各级工会积极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办实事好事。工会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把符合条件的特困职工全部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进一步推动其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

  张俊九说,5年来,各级工会累计筹集送温暖慰问款104亿元,走访慰问了近50万户次困难企业和2560万户次困难职工家庭;积极促进再就业工作,在向党和政府提出政策建议的同时,累计介绍下岗失业人员近300万人次实现再就业,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达到319万人次,通过兴办解困贸易市场和生产自救基地等,共吸纳65万人就业。

  全国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000万件

  张俊九说,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党政组织,认真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组织职工广泛深入地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全国职工8400万人次参加劳动竞赛,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000万件,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专题:情系再就业
相关资料:中宣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宣传提纲》的通知

责编:千寻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张左己:政府采取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2002/11/12/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