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实干兴邦发展强国 各地党员干部学十六大报告谈"第一要务"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13:41)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各地党员干部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后认为,报告中提出的“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符合国情,深得人心。他们表示,一定要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干兴邦,发展强国,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多做贡献。

  

发展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一些党员干部在畅谈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时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发展是关键所在。陕西省宝鸡市市长吴登昌说,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深切感到,解决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让我们“执政为民”的承诺落到实处。四川省大邑县委书记宋朝华说,作为一个基层领导,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坚持经济建设这个发展中心,破解县域经济如何发展的时代课题。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关于“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深刻阐述,无疑成为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地区,只有把“率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苏省无锡市市长王荣说,时刻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对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无锡来说,就必须要把“率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一步规划好无锡率先发展的新蓝图;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长江三角洲这个改革开放的战略机遇地带,使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无锡,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实现率先发展。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突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十六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富有深意、很有力度,许多党员领导干部都在深刻领会。南京市市长罗志军说,南京市今年初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新举措,显著提高了行政效能,得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十六大报告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政府真正成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的主体,成为社会、企业和人民的忠实服务者。

  对企业来说,十六大报告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山西省阳泉煤运公司经理梁谢虎说,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使“三个代表”的思想得到真正体现。阳泉煤运公司近年来通过人才、资本、市场三种资源的整合,以及加强人本、成本、资本三个方面的管理,从而使公司向现代企业迈进。通过发展的办法,阳泉煤运从一个零资产的企业壮大为控股16亿的集团型企业,真正体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

  

加快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许多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十六大报告,更深刻地认识到,紧紧把握“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发展是必由之路。若离开发展,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贫困县也要快马扬鞭奔小康。四川省宣汉县县长肖雷说,听了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对照十六大精神,我们必须快马扬鞭,把目标锁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

  四川雅安市委书记侯雄飞说,雅安是四川西部重镇,扼川西“咽喉”,素有“民族走廊”之称。按照大会报告中提出的要求,结合雅安自身实际,我们将集中精力重点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巩固抓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把雅安建设成四川省水电能源大市、旅游产业大市和生态经济强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川汶川县委副书记罗毅说,汶川是一个羌、藏、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农民人均收入已达1470元,基本摆脱了贫困面貌,经济总量在全州名列前茅。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汶川县在各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我们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培育壮大生态农业、旅游、水电三大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要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三大工程建设。

责编:杨洁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