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记者招待会]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0日 16:00)

  央视国际消息:国家经贸委在今天下午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现场提供的题为《工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材料中说,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

  材料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89年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五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同时搞好各项配套改革。经过13年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企业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迈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步伐。

  一是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89年到2001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从3895.1亿元增加到14652.1亿元,年均增长11.7%,比GDP年均增长9.3%高出2.37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固定资产净值年均分别增长12.3%、10.2%和15.5%。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就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近50%。

  二是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战线过长,分布过散,重点不突出,整体素质不高,是长期以来制约国有企业更好发展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这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1年底,我国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903家,其控制和带动的社会资本约6300亿元;境外国有控股H股公司52家,加上国有控股红筹股公司,其控制和带动国外资本约380亿美元。国有经济在石化、石油、电力、冶金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1989年到2001年,国有工业企业户数从10.23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实现利润从743亿元提高到2388.56亿元。

  三是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一批优强企业。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小而全”、“大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和合理规模,这是长期影响国有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年来,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措施,这种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520户国家重点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514户,虽然企业数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数的0.3%,但2001年其资产总额占全部工业的59.2%,销售收入占41.9%,实现利税占47.6%,实现利润占49.4%。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份量加重。2001年,跻身世界500强的内地国有企业由1998年的5家增加到11家,体现出我国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总体实力的提高。按销售额排序,2000年排在我国企业前10位的都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01年,我国3.4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亿元,国有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截止2001年,我国4371家骨干企业中,已有3322家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革,改制面达76%。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等一批国有企业相继在海外上市,标志着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实质性重大进展。长期以来企业只生不死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变,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企业内部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基本建立。1998年到2001年的4年间,国有企业通过优化结构和减员增效,人员大幅减少,表明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

  五是政企分开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已基本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为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1998年中国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少到29个,大多数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由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各部门将200多项职能交给企业、中介组织或地方承担。从1998年开始,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型企业全部移交地方,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与其脱钩,共有6408户军队、武警、政法机关所办的经营性企业和297户军队保障性企业移交地方,530个中央党政机关所办的企业和经营性实体与其脱钩。2000年底,又撤销内贸、煤炭、机械、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有色金属等9个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相关职能并入国家经贸委。为进一步转变职能,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以减少行政性审批项目为重点,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到目前为止,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789项,这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中央和各地还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建立了监事会制度,先后任命了75名监事会主席,到目前共向180户国有企业以及一批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派出了监事会主席和监事。

  六是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承担着不少社会职能。1999年开始,结合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国家队部分国有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经过严格把关,580户企业进行了债转股,债转股总额4050亿元。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和分离办社会职能。为了保证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建立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到200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资金1100多亿元。这几年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明显加大,但社会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千寻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