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记者招待会]我国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0日 15:22)

  央视国际消息:国家计委在今天下午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提供的题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的材料中说,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我国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和优化。

  第一,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协调。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42∶31调整为15∶51∶34。

  第二,农业结构出现“三优化”“一提高”。一是种植业结构优化,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二是农产品结构优化,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三是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比1990年上升了4.7和5.4个百分点;四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的骨干龙头企业和专业乡、专业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

  第三,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彩电、洗衣机、纺织品、集装箱等传统产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2001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沈大高速公路以及西安成都重庆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在全社会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环保装备国产化、数字化通信设备等专项,大大增强了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制造能力。服务业结构不断改善。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通信现代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咨询、物流、连锁经营、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装机容量、高速公路位居世界第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位居世界第一。城市供水、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责编:千寻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