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十六大采访随笔:听那汹涌而来的春潮……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08日 15:46)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 从青藏高原走下来的郎国清代表,脸色涨红、呼气还有些发喘,这是醉氧的反应。郎国清并不在乎,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的步子还要再大一点。”

  来自晋商发源地的刘俊谦代表,极力展示山西晋中丰富的文化底蕴,他希望更多的人到晋中来旅游和发展。谈到工作思路,他响亮地提出了“民营经济兴市”的口号。

  苏州,小康的典型。市委书记王珉代表却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全国各地发展势头咄咄逼人。“苏州要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实现新的自我超越。”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振奋人心的新的任务: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改革、发展、开放,这些从心底流出的话语,汇成汹涌而来的春潮,预示着新一轮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的到来:

  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将再上新台阶。我们已经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们将再次创造新的20年高速增长期,以此确立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新世纪,我们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改革:将进一步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体制性障碍。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分配制度的调整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等,改革性质之深刻、范围之广阔,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生产关系的突破性调整,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新的力量。

  开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开始在世界的平台上谋划自己的发展。我们不但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而且要大胆地“走出去”,与世界强手过招。与过去相比,中国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代表们说,前进道路决非一马平川,但是,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有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经验,我们信心满怀。

  2100多名党代表,体现着6600多万名党员的意愿,肩负着近13亿中国人民的重托,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的梦想。在新世纪的舞台上,他们将挥笔勾画中国新的蓝图,奏响民族复兴的强音。新华社记者 赵承

责编:千寻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