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台湾观察:民众薪资减少 不景气下的信心危机

央视国际 (2002年10月02日 00:14)

  新华网消息:一大早,台北街头就摆出了贩卖各种商品的大小地摊,纷纷号称“惊爆超低价”;虽然99元和109元只差10元,却成了人们做出购买决策的关键……岛内民众想法设法抢救荷包,业者施展全身解数抢救业绩,从每况逾下的现实中滋生的危机感正在岛内逐渐蔓延开来。

  岛内媒体昨天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六成五的民众开始产生贫穷危机感,薪资减少,消费欲望低落,是最直接的表现。

  据统计,上半年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的月薪分别减少了1.2%和2.7%,63%的民众感觉到薪资水平正在向下调整。减薪已不只影响到中高龄、低学历民众,刚从高校毕业的“新鲜人”以及高层白领的薪资也出现明显下调。和10年前相比,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起薪降了1万多元。即使是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员的起薪也在近3年内下降了一成左右。

  受薪资减少影响,岛内超过两成的民众认为消费力衰退到了三四年前的水平,有近八成的民众开始转变他们的消费行为。老百姓们开始节衣缩食,抢购廉价品,增加储蓄,压缩奢侈品消费,减少聚会、看电影、长途旅行等非必要性的消费,并延迟消费,等待降价的机会。

  商家对民众消费行为的变化最为敏感,岛内近五成的业者承认面临消费者消费紧缩的问题。为应对消费者荷包缩水的现实,零售业者展开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品牌效力被抛诸脑后。“家乐福”经营者表示,如今不仅洗衣粉之类品牌忠诚度低的商品以价格为主导,连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也需要以价格诉求取代品牌诉求来吸引消费者。

  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但已持续了相当时日的不景气“严冬”仍未过去。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业者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而五成三的民众因担心失业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受访业者对当局以政治主导经济、罔顾民生的行为模式提出激烈批评,“对当局没信心”和“两岸关系不明确”是看淡景气复苏的最重要原因。

  面对民间的节衣缩食和业者的“流血”贱卖,台湾当局却一再搬出抽象的坐标图来证明景气稳定复苏,难怪岛内有舆论称,当局的景气温度计根本无法测出民间的冷暖。

责编:闫冬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