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在内蒙古北部林区的5起雷击火,经过武警森林部队官兵和林业职工的艰苦奋战,截至昨天中午12点,其中4个火场的火势已得到控制。
雷击火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及时作出批示,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紧急部署,迅速调运兵力、物资支援前线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火场。截至昨天中午,珠中、阿北、乌玛、先锋4个火场已得到控制,隔离带已经形成合围,正在清理、看守火场;乌源火场的扑救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国家林业局针对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高温干旱、火险等级高居不下的现状,已要求各地紧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严防雷击火发生;发生火灾及时报告,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扑救,尽快将火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酿成灾害。
雷击引燃森林大火
7月28日,大兴安岭林场的工作人员从卫星云图上发现,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北纬51度至52.3度之间的乌玛、莫尔道嘎、奇乾、满归和阿龙山5个林业局的施业区范围内出现火险警报,林场职工经过地面核实后,确认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发生火灾。
经专家初步分析认定,雷击是引发这次火灾的主要原因。乌玛、莫尔道嘎、阿龙山、满归和奇乾地区从去年开始出现多干旱少雨天气,过熟林的干枯树枝、站杆倒木多,可燃物非常多,此时该地区正值雨季,雷击后极易引发火灾。
4500人奋战在火场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近几天接连出现8处火点,其中4处火势较大,4500多名警民正在奋力扑救。国家林业局、武警森林指挥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大兴安岭林管局的领导已赶赴前线组织指挥灭火。
据记者从森警内蒙古总队了解,7月底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乌玛、莫尔道嘎、奇乾、满归和阿龙山5个林业局的施业区范围内,先后出现了8处火点。火区远离公路,加上灭火飞机在防火期结束后撤离,森警内蒙古总队大兴安岭支队派出的扑火队员,从公路边开始徒步靠近火场投入扑救。由于地势复杂、火点多,火情一时难以控制。8月4日,经国家林业局协调,紧急调动4架直升飞机赶赴满归林业局,设立了临时航站,往火场空运扑火队员和灭火物资。截至8月7日中午,内蒙古森警总队大兴安岭支队1200名官兵和呼伦贝尔市紧急调集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3300多名林业职工,赶赴火场参加扑火战斗。因当地气温居高不降,给灭火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致使火情难以得到控制。
据7日下午16时30分召开的前线指挥部紧急会议消息,前指要求由森警官兵负责的乌玛林业局两处火场到8月9日控制火情,并打灭余火;乌玛、奇乾、阿龙山的另3处火场要集中优势兵力,力争在8日基本控制火情。前指还要求,各火场要建立火场责任制,前线各战区要立军令状,限期灭火。
防火空降兵首次出征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发生火灾的消息迅速传到内蒙古森警总队,部队马上进入紧急状态,并抽调可利用的机动兵力,而一些此时正在休假的森警官兵得到消息后也马上返程。接到奔赴火场的命令后,总队所属的我国第一支防火空降兵迅速乘直升飞机出发,首次出征。
当直升机载着这支防火空降兵飞越大兴安岭林区时,望着脚下莽莽群山中冒出的黑色浓烟,每一位官兵的心里都沉甸甸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
然而,当空降兵们从直升机上空降到地面后,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明白了森警官兵们面临的将是怎样一场恶仗:着火区都是没有人烟的天然林区,火场内的树种主要是马尾松、偃松和落叶松、石塘林。其中,马尾松一般都含有较大的油脂,而且根部往往纠缠扭结在一起;偃松为低矮的、呈放射状生长的灌木松;而石塘林的特点是生长在没有土壤的岩石地区,树木根部直接扎在岩石中。
森警官兵们清楚地知道,他们不仅要扑灭火势猛烈、极易造成烧伤的树冠火,而且还要面临诡异变幻的地下火的考验。防火空降兵们迅速用他们随身携带的油锯快速开辟出野战直升机场,同时运用海事卫星和GPS定位系统向指挥部汇报火场的准确位置和现场情况。
由于火场均处于原始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扑火人员输送非常困难。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森警总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大力组织下,不仅及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扑火,还采用了新型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灭火弹等高科技设备。目前,扑火前线所需的工具、车辆、食品、药品和衣物也正在陆续运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