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焦点访谈》:奥运规划什么样   
07月29日 23:03

    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它的发展进程中,给我们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刷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成绩,同时包括璀璨的文化艺术和建筑成就。奥运场馆的建设历来为世人所注目。正因为如此,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场馆规划展就吸引了众多热心的观众。

    89个方案为2008奥运做规划

    未来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7月16—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展出的89个有效方案也许可以解答您心中的疑惑。

    自从奥运规划展开展以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直人气很旺。组委会原定计划一天参观人数不超过两千,可实际上每天都来了四、五千人,而且还有不少单位打来电话预定团体票。这次的奥运场馆规划设计大赛从报名到评审结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正因为时间紧,参赛单位来不及做三维动画,展区里只有沙盘模型和图片,但就是这些很专业的东西仍然吸引了无数北京市民的目光。尤其是奥林匹克公园一等奖的展牌看的人非常多,这个方案是由美国Sasaki公司和天津华配设计公司合作完全。

    奥运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工作组技术组组长夏林茂在评价这个一等奖时认为,基础功能分区明确是其最大特点。而通过模型,记者也清楚的分辨出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以及会展中心等建筑的位置。此外,该方案的设计是以北京轴线的延伸为基础的。

    三条轴线规划:展现人类文明的成就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用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处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要知道北京市上百年的发展都是以南北轴线为基础而建设的,大赛的总规划意图就是在轴线的末端建设奥林匹克公园,来推动北京未来城市的发展。一等奖设计者对这条轴线做了成功的处理,规划设计的奥林匹克公园轴长达五公里,在这条轴线上设计方案寻求体现中国各个朝代五千来的成就与贡献。

    美国Sasaki公司驻亚洲办事处总监赵坚对“轴线”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最精髓的关键就是我们把这个方案定位为一个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实际上我们是有三个轴线,第一条轴线实际上我们提出来的是文化的轴线,整个轴线长度5000米,我们把每1000米作为一系列纪念广场,所以每个广场隐喻着中国在五千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个著名的朝代或者著名的成就。好比说我们在周朝,周朝是中国城市建设开始的年代,所以我们在这个做了一个周朝的广场,纪念中国城市建设的过程。”

    除了文化轴线外,这个方案还有一条体育轴线和绿色轴线。在占地750公顷的超级森林公园里挖出一个龙湖。公园西北面的小山代表中国的昆仑山脉,黄河、长江、珠江从那里发源,水流入龙湖隐喻着中国的东海。在海中央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森林公园的气势与规模可以与北京皇家园林相媲美。清澈的河水就像龙尾这样连接着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和亚运村。

    占地1135公顷的奥林匹克公园将有14个主要场馆,其中包括国家体育中心、奥运村、媒体村,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广播中心和主新闻中心,还有一个占地680公顷的超级森林公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56%的运动员将在奥林匹克公园参加比赛。奥林匹克公园二等奖排名第一的得主是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奥运会DEM公司。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设计:一等奖空缺

    和奥林匹克公园一样重要的另一个奥运场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规划用地50公顷,既是2008年奥运会主要的比赛场地,也将规划成为北京市西部地区市民进行体育和文化休闲活动的公共区域。美国Sasaki公司为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设计的方案也很精采。这个方案的设计理念叫做“城市公园”。公园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人工湖,开挖人工湖所产生的土壤用来沿四环路形成两个山丘,篮球馆和棒球场便结合了两个山丘而设计。这两个山丘不仅对四环路上噪音形成了隔离带,也阻挡了春天从西北吹来的风沙,这个设计还很注重赛时和赛后的合理利用。例如赛时的一个垒球馆,赛后就变成了足球训练场,棒球场赛后又改成了室外的表演场所,这样既满足了比赛的需要,又很对广大市民的胃口。还有一个瑞士的方案,市民也很喜欢,这个作品的主题叫做“城市里的乡村”。

    遗憾的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一等奖空缺。 对此,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解释说:“这两个二等奖都非常特别,而且构思都非常独特,评委很难取舍,哪个比哪个更好。那么第二个方面大家还是觉得,可能各个方面两个方案都有一点缺陷,所以说这两个方面一综合票数总是不够半票,根据这个规则所以就没有一等奖。”

    “三公”原则保障征集活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征集规划设计方案的消息一发布,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77家单位都报名参加。为了保证征集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整个征集活动都是在北京市公证处的监督下进行的。

    黄艳说:“这是一个开始,在今后的六年里面,我们都会遵循这个(三公)原则。而且这个原则可能以后不止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在所有的这种像建设方面,在所有其它的方方面面都要体现这个原则。”

    这次的规划设计终极大赛是按照国际运行规则公开向全球招标。评审委员会委员由13位世界著名的专家组成,其中有六位来自国外。他们对所有的方案评价都很高,但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觉得中轴线的设计应该给下一步后人的再创作留有一定的余地,要以山形和水系作为背景比较好;交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做深入的研究,把它放到城市的整体交通体系研究;在布置场馆的时候,尽可能地紧凑一些,腾出大量的土地用于将来的发展,充分体现时代感,要体现科技奥运;建筑要有特色,要成为群众观光的场所。

    免费参观:听取普通人的声音

    这次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包括一等奖都还不是最终的规划方案。组委会之所以把所有参赛作品展示出来,免费请大家参观,就是希望多听听普通人的声音。每位参观者凭身份证都可以领到一张选票,在选票上大家可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20个方案。记者在会展中看到,好多人选票填了又改,改了又填,大家把这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 参观者们都认为以后应该多搞这样的活动。一位参观者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关心奥运这件事。 ”还有人认为这是对普及规划与建设的支持,并希望市民能够从现在起能更多的参与奥运会的筹备,到时候举办庆祝活动。

    据了解,最后在敲定方案的时候,大赛组委会将把普通市民的选票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还有不少人把参观后的感想和一些好的建议写到了留言簿上。有一位叫施玮的先生留言说,他觉得在奥林匹克公园应该有标志性建筑。一位70岁高龄退休老教师则感慨道:整个展览设计体现了人民的智慧、精心的设计、国家的骄傲、未来的胜利。

    短短13天的奥运场馆规划展在首都又一次掀起了迎接新奥运、建设新奥运的高潮。这表明了奥林匹克在中国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了解,北京市已经初步确定将本次奥林匹克公园一等奖的方案作为蓝本,结合其它获奖作品的优点形成一个相对完美的方案之后,付诸实施。



责编:刘棣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