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旗,这个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交界处的延安小县,因1935年10月成为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落脚点而闻名于世。在战争年代的“红色革命”中,党和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培育出了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吴旗的干部和群众在退耕还林这场“绿色革命”中,再次谱写出一曲动人的鱼水新篇。
从1999年底首次踏访吴旗,至今记者已是三访这块热土。细梳每次采访后的印象,其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干群关系出现的变化。就让我们从“羊亲家”的故事讲起。
处于农耕区与牧区过渡地带的吴旗,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羊是当地农民的“钱袋子”,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县山羊存栏达27万只,按18亩山地喂养一只山羊计算,当地已超负荷13万只羊。随着季节变化,山羊夏饱、秋肥、冬瘦,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季,饿疯了的山羊漫山遍野地刨食草根、树皮,使植被遭到了毁灭性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吴旗人民累计造林达450万亩,但长期广种薄收和牛羊散牧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到1997年,吴旗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7.4%,现有林面积仅有115万亩。农民生活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出路何在?退耕还林成为老区人民的唯一选择。而要保证退耕能成功,就必须封山禁牧,建舍养羊。山封了,传统的养羊业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建舍养羊农民不接受,导致收入下降怎么办?1999年底记者第一次到吴旗时,困扰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的正是这一问题。
当时的县委书记郝飚认为,作风连民心,作风定成败。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必须锻造出新的干部作风,修补已遭到损害的干群关系。县委、县政府要求干部“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拿我做实验,风险我承担”,在推广建舍养羊中和农民结“羊亲家”。所谓“羊亲家”,就是由干部出钱买来羊羔交给农民饲养,并在技术上提供指导。赔了,风险由干部承担,有收益,干部与农民分成。
周湾镇阳洼村农民杭树俊与镇上干部结成“羊亲家”后,羊存栏很快发展到49只,获利6200元。在杭树俊影响下,阳洼村建舍饲养小尾寒羊的农户发展到1458户,示范带动养羊户5000余家,使小尾寒羊存栏数从当初的几十只,发展到9万只。
干群关系的修复来自干部作风的转变。长城乡羊毛滩村农民高海宇用新编的信天游唱道:“崖畔上栽树山峁峁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胜过粮苗苗,退耕退来好光景……”他说,钱是政府给的贴息贷款,种羊是乡上调来的,羊舍是干部帮着建的。政府这么周济我们,不把树栽好、草种好,还有良心吗?
“羊亲家”使今天的吴旗县干部和农民再次凝聚成鱼水之情。吴仓堡乡周关村张彦军是双女户的计生对象,过去对乡干部意见很大。乡干部谷建峰把他作为包扶对象,今春给他联系贷款养了6只羊。记者三访吴旗随谷建峰走进张彦军家时,一进门张彦军就拉住乡干部的手,问长问短,热络得像一家人。洛源乡金佛坪村张战荣和老伴一年到头拴在几十亩山地上劳作,不但没刨来钱,老伴还累坏了身体。乡干部送来6000元扶贫款让他养羊,一年下来收入2万多元。由于劳动强度小,老伴的身体也日渐好转。如今老俩口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乡干部好。
没有好的干部作风,没有好的干群关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等于空谈——这是吴旗给我们的启示。由于在退耕还林中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引导农民走封山禁牧、建舍养羊之路,吴旗县退耕造林种草155万亩,位列全国第一;全县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提高到目前的49%,实现了“退得下、种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创下了退耕还林的奇迹。
县委书记师合林对记者说:“战争年代冲在最前的是党员,建设年代我们党员也不能落后,这样党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支持和拥护。”吴旗只是延安的一角和缩影,但从这里我们感到,随着延安的山峁变得越来越绿,河水变得日渐清澈,今天延安的干群鱼水情也更浓更深了。(于绍良 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