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禁飞区建立以来国际上反制裁、反禁飞斗争
08月09日 09:27

    2001年2月16日晚上,美国和英国出动了24架战斗机,对巴格达附近的5处伊拉克军事目标进行了轰炸。这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行动。据伊拉克媒体报道,空袭摧毁了伊防空指挥中心的通讯设施,并造成2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这是自1998年底以来美英首次在“禁飞区”以外的地方打击伊拉克的目标,也是由上任不到1个月的美国新总统布什亲自下令实施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的轰炸本已不是新闻。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英、法三国在伊拉克北部北纬36度线以北上空设立了“安全区”,在伊南部北纬32度线以南设立了“禁飞区”。1998年底,法国空军停止参加在“禁飞区”内执行巡逻任务。但十年来,美英一直以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对伊军事和民用设施进行轰炸,造成伊拉克大量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自1998年12月对伊实施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中打击以来,美英已经出动了2.7万架次的战斗机轰炸伊目标,共造成300多人死亡,近千人受伤,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近年来国际上反制裁、反禁飞的呼声日渐高涨,长达10年的制裁给伊拉克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制裁已使伊遭受的经济损失超过1400亿美元,150多万伊拉克人因缺医少药和营养不良而丧生。伊拉克为打破禁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去年开始,伊反制裁、反禁飞的斗争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去年8月10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顶住美国的压力,毅然访问巴格达,从而成为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首位访伊的外国元首。此后,先后到达伊拉克访问的外国领导人有:伊朗外长哈拉齐,约旦首相拉吉卜,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中国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和越南副总理阮功丹等。

    为了加强与伊拉克在经济、技术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关系,一些国家与伊拉克签署了各种合作协议。印度和伊拉克签定了一项“石油换小麦”长期协议。今年1月18日,埃及和伊拉克签署了一项自由贸易协议。这是阿拉伯国家之间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议。2月7日,伊拉克与约旦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议草案。韩国一个由官方和民间人士组成的23人经济代表团也前往伊拉克,同伊拉克政府协商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特别是参与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的有关项目。

    去年5月9日,伊副总理阿齐兹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呼吁世界各航空公司恢复飞往伊拉克的航班。5月17日,伊拉克重新开放关闭了10年之久的萨达姆国际机场,一架俄罗斯客机和一架德国飞机先后抵达该机场。随后,又有印度、法国、约旦,突尼斯,阿尔及利亚、也门、摩洛哥、阿联酋、叙利亚、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飞机降落在萨达姆国际机场。11月5日伊拉克又恢复了停飞长达10年之久的从首都巴格达到摩苏尔和巴士拉的国内航线。此外,伊拉克恢复了与叙利亚中断了18年的客运列车运行,还先后与4个海湾阿拉伯国家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新华社记者郭凯光)


    
    

责编:赵国臣 来源:新华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