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军事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日本画家制造开国大典巨型宫灯 穿解放军军装

 

CCTV.com  2009年04月01日 15: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众所周知,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挂着8盏大红宫灯。这些大红宫灯和华丽的长长流苏,让天安门这座有500年历史的古老城楼青春焕发。可鲜为人知的是,它们竟出自两位日本画家之手。

  1.开国大典前20天接到任务

  1949年金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大会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主席台就是天安门城楼,周恩来把布置城楼的任务交给了华北军区。

  随后,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致祥就驱车“侦察”去了。10年前,张致祥曾在北平(北京旧称)做过地下工作,但他没料到,还是公园一景的天安门城楼如此破败,几个又小又破的六角宫灯,脏得已经看不出颜色。墙皮翻卷,砖瓦剥蚀,墙头野草迎风摇摆,地上铺着厚厚的鸽粪“地毯”,看来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20天了,张致祥急忙来到洋溢胡同——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驻地。文工团舞美队队长苏凡却没有着急,因为他有“秘密武器”。

  2.穿解放军军装的日本画家

  苏凡的“秘密武器”是两位日本画家——小野泽亘和森茂。小野40岁,森茂30出头,他们先后毕业于日本美术专科学校。长期的舞台美术创作实践,使他俩技艺纯熟,尤其是小野泽亘,更是一流的美术家。

  小野的父亲是东京小石川的工人,因家境贫寒,小野从小瘦弱,他立志成为一名画家。19岁时,小野读到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于是参加了日本无产者美术家同盟。他在画油画和漫画的同时,也画宣传画、写标语,很快被称为“才子”。1938年,小野等人创办了东京漫画研究所。因为日本法西斯镇压左派,他6次被捕。1939年,小野来到中国北平,担任华北交通杂志《兴亚》编辑。以后经日本著名漫画家久米宏一介绍,他先在《北京漫画》编辑部、后在《华北电影》担任编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小野决定留在中国。他来到解放区张家口,成为抗敌剧社的“台柱子”,担任了歌剧《白毛女》的舞美设计。这是歌剧《白毛女》离开延安后第一次在大城市演出,小野画了一幅高3米、宽4米的巨幅宣传画,他还画过其他宣传画,并得到《晋察冀日报》的高度赞扬。

  森茂14岁来到中国丹东,因为崇拜小野泽亘,他也决定留在中国。1946年6月,森茂调到《晋察冀日报》社属下的利民广告公司绘图部,期间他设计了“白毛女”牌香烟的商标。

  1949年2月,小野跟着华北军区政治部电影队进驻北平,森茂则跟着裕中烟厂的负责人到了石家庄,他在替小野画电影院广告时,接到小野的信,于是也来到北平。4月,抗敌剧社改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分设戏剧、歌舞、军乐、舞台美术等队,苏凡担任舞美队队长,两位日本画家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

  1949年11月,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排演剧作家胡可的话剧《战斗里成长》,小野和森茂负责舞美设计。1956年,《战斗里成长》获得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一等奖,其舞美设计被全国许多文工团采用。小野还和森茂设计了华北军区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

  据苏凡回忆:小野和森茂美术造诣很深,他们对每个设计都严肃认真,经常是画出十几幅、几十幅草图,再选择定稿。而且他们亲身经历了中国的解放战争,无论在冀西的偏僻山村,还是在冀中平原,他们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小小的素描本上画满了各种速写。他们无疑是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布景设计师的最佳人选。因为小野和森茂长得和中国人差不多,所以很多参与开国大典筹备的人,并不知道身边还有两位身着军装的日本画家。

  3.周恩来说要喜庆,更要严肃

  周恩来总理给张致祥交代任务时,就说要尽快赶出设计图。两位日本画家到天安门“侦察”后,担任天安门城楼总设计的小野表情紧张,说这个任务太重了。他俩不敢懈怠。

  他们最先想到的方案是“张灯结彩”,所以最先定下来的是——在10根红柱中间挂8盏大红宫灯。宫灯是中国喜庆的传统形式,民间传说2000年前的鲁班就制作过宫灯。一周后,一叠16开的白纸上画满了草图。

  夜深人静,周恩来看到张致祥送来的20幅草图。他一眼看中8盏宫灯,同时要求删掉“在金水桥栏杆布置彩球”的部分,说突出城楼就够了,不要花哨,大会会场要喜庆,更要严肃。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