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2002年10月24日消息:
■三峡特约评点之三
魏明伦:著名剧作家,有“巴蜀鬼才”之称
喜丧
可以用喜丧来概括我对三峡几个城市化为泽国的看法。为什么叫喜丧?它服从大局牺牲人文,等于老年人办丧事,有的地方戴红不戴白。我有一句诗叫“反悬福字贺颠倒,大办喜丧庆死亡”,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辩证的,三峡的城市,曾经作为我们的历史见证,推动着历史,但是我们是无可奈何的,我们有更大的目标。
它在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你看我一次也没有到张飞庙去过,总觉得有机会去,但是现在再也没机会了,失去了,才一下感觉到太珍贵了。真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川剧
一说川剧大家会想到高腔。川剧的高腔是最有特点的,其中的徒歌,就是不要乐器伴奏的,它来源于川江号子。号子是没有伴奏的,谁给它伴奏?波涛给它伴奏,风声给它伴奏。它特别高亢,号子、徒歌和川剧里高腔彼此影响,川剧从川江号子里吸取营养来丰富川剧的唱腔,反过来川剧里的唱腔又丰富了川江号子。描写川江的戏最典型的就是《秋江》,后来京戏学了川剧,川江号子又被歌剧吸收,《江姐》里面就有。至于描写要被淹掉的城市的戏太多了,当时有一个《白帝城》,是最有名的段子。川剧中跟川江有关的戏多得很,写水路的,写水手的,写船工的,写船只的,太多了。
三峡与川剧的关系太密切了。那里发生的故事都是戏剧的最好素材。比如白帝城,里面的文化底蕴是很深的,塑造了一个中国统治阶级有史以来最好的君臣概念,所以武侯祠允许君臣合一祠,后来丞相祠就把刘备庙“吃掉”了,现在都叫武侯祠,刘备墓只是一个点缀,因为臣已经胜君了。为什么千百年来不仅老百姓喜欢,连统治阶级也喜欢?因为诸葛亮是历代统治阶级心中的楷模臣子,是统治阶级梦寐以求、没有一点二心的大臣,这就来自于三峡岸上的白帝城。我觉得刘备托孤既是一种试探,又是用这种方法把诸葛亮套死,诸葛亮玩不过刘备,诸葛亮是人才,他是大人才,但是他不是驾驭人才的人,刘备是驾驭人才的人。刘备这个人,文也不行,武也不行,用一句四川话来说“狗屎当钢鞭———闻(文)也闻(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但是他能够驾驭文武,在这点上诸葛亮玩不过刘备,刘备不说“你可取而代之”则已,一说就把这个话挑明了,而且是用非常真诚的态度说出来的,说阿斗不行你取而代之,这个话很厉害,这句话很有分量,而且给人的感觉是说得很真诚,这句话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啊。这就是在白帝城托孤留下的佳话。每个封建统治者都希望有诸葛亮,从中国翻开历史就没有比这更楷模的了。大家各取所需来美化诸葛亮,民间只是取他的智慧、聪明,而统治者取的是帝王利益。在民间传说中他是天下第一聪明,最聪明不过诸葛亮,天下最聪明的人保了一个最窝囊的帝王阿斗,他是智囊保窝囊,雄才扶蠢才,这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中国特色吗?他的人格成功是以他的事业失败为代价的,他成功了,但是他保蜀汉的事业全完了。
巴蜀文化的幽默诙谐
巴蜀文化有幽默诙谐的基因,它语汇特别丰富。所以川剧中的喜剧特别好,丑角儿特别好,它和京剧不一样,京剧的丑角儿是排到最后一位的,丑是不能和生旦并列的,但是川剧不是,无丑不成大幕戏,川丑,在川戏演员中是最尊贵的,川戏讲四大名丑不讲四大名旦,川剧里喜剧比较多,它的戏里即使演悲剧,也用喜剧来表现悲剧,不会一悲到底。我常说一句话:川菜的辩证法是“若要咸,放点甜;若要甜,放点盐”,它的性格比较乐观,语言比较诙谐,形成了川剧喜剧的特点。
四川远离中原,容易产生个性,比较叛逆,四川什么都有,关起门可以过几个世纪,可以不与秦塞通人烟,它受中原正统文化的规范要少一点,养成了四川的乐天与叛逆性格。四川的辣和川菜有关系,它的色彩比较浓,但也不是没有清淡的。有的人弄错了,以为麻辣汤就是四川的全部,不是这样的,但是不可否认,麻辣汤是四川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说四川不麻辣也不对,尤其它离庙堂比较远,和民间结合得比较紧密,有山有水,包括火锅,就是这么来的,川江号子也是这么来的。四川的火锅最早就是从船工的饮食习惯发展过来的,火锅的祖宗就是船工。还有四川袍哥,川东袍哥不得了,这是四川特有的,袍哥就是哥老会,因为重庆和涪陵都是水码头。袍哥除了贫农以外谁都能参加,袍哥的文化,袍哥的习惯,袍哥的风俗,袍哥的规则,江湖语言,袍哥语言,梨园语言,社会语言,市井语言混在一起,彼此影响。它实际是一个总体,包括川东的茶馆文化,麻将也是,跟袍哥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与庙会文化,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彼此推动,合为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