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执著(辽宁电视台)


  锦州义县有一个乡叫张家堡,那里山多地少,十年九旱,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去过那里的人都知道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进张家堡,身上二两土。”就在这样一个贫瘠、落后的地方,一个叫张久祥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却成了人们四十年来一直谈论的焦点,他的命运也跟这块土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张家堡乡位于义县的东南部,东靠医巫闾山,西临大凌河,当地人称“六山一水三分田”,大面积的荒山荒滩,加之一年四季风沙的肆虐,让生活在这块贫瘠土地上、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的农民很难体会到风调雨顺的喜悦。榆树屯是张家堡乡的一个小山村, 新中国成立那年,张久祥刚满6岁,当时母亲被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为了照顾他们兄妹四人,母亲总会带着他们参加村上的大会小会,在张久祥儿时的记忆中,一切都是红色的,母亲那种正直刚烈的性格也深深影响着他,然而,在他九岁那年,母亲却因病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他们兄妹四人靠着几亩薄地艰难地生活,张久祥在家里虽然不是老大,但凭着与生俱来的那股子闯劲儿,家里的大事小情也渐渐地开始由他来张罗,生活的重担让张久祥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了许多。

  无奈,15岁那年,张久祥辍学了,成了公社绵羊改良站的一名技术员,由于他做事认真好学上进,半年之后,他被选为站长,不久,他又被选为公社万猪场场长,他先后担任过畜牧技术员、果树技术员、农业小组长,十八、九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成了村里的大忙人。

  1960张久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不仅让年轻的他多了几分自信,也燃起了他要改变家乡面貌的那份激情。

  熟悉张久祥的人都知道他干活拼命,不管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都要提前完成,这是他的个性。 这时已经娶妻生子的张久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把爷爷奶奶接到了自己家中,可没有想到,本想在家多尽些孝道的他,却被一纸调令调到了上级单位工作,于是,他成了张家堡的风云人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久祥莫名其妙地被安排到县里乃至省里一些机关担任领导职务,这对于农民出身、只有二十几岁的他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这一切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他的身上。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十年之后,当他踏上回乡之路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受到衣锦还乡的荣耀,有的却只是再次成为农民的现实。

  大凌河水依然静静地流淌在故乡的身旁,群山依然默默地环抱着张家堡这块贫瘠的土地,人们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如旧,在经历了挫折与变故之后,故乡在张久祥的心中,还是那么亲切。

  回到榆树屯村的张久祥已经是七个孩子的父亲了,加上爷爷奶奶父亲三个老人,全家十来口人的生活全靠妻子一个人支撑,张久祥总觉得愧对她,为了不拖累妻子,回家之初他曾有过离婚的念头,但很快这种念头在妻子朴实的理解与支持中烟消云散了。

  虽然家里有时候揭不开锅,但是张久祥对村民还象以往一样热情慷慨,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总要去帮忙,回乡的第一年,生产队还没有解体,村民们一致要求把护青、护秋的任务交给他,于是,队长让他看地,这等于把一个偌大的家交给了他,他一干就是年。

  1983年,联产承包的富民政策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张久祥看准了这是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于是,他在自家的承包田里率先种起了出口菜,在大田里种菜,这在当时还是件新鲜事,村民们对此看法不一,众说纷纭,可他还是坚持种了下来,没想到一年过后,种菜的收入让张久祥自己都吃了一惊。

  这样一来,原本是村里贫困户的张家却成了富裕户,乡亲们纷纷找上门来取经,第二年他就带动了72户,到了1988年,全村就有200多户种起了出口菜,富起来的乡亲们打心眼里感谢张久祥,大家又一次信服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书记。

  从此以后,榆树屯村每一次换届选举,党员、村民都要向张久祥投来热切的目光,而每一次,他都请求党委千万不要提他的名。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吹进了这个偏僻的山乡,这又一次坚定了张家堡乡党委启用张久祥的想法,就在这一年村支书的选举中,张久祥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于是,张久祥走上了阔别几十年的村支书岗位,那一夜,他久久不能入睡,这是他回乡后第一次失眠。

  当年的榆树屯村除了几间破房子和二万多株残次林之外,再有的就是十八万三千元的外债,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工作和百业待兴的局面,张久祥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改林载果、卖菜开发,一年苦干之后,不仅还清了外债,添置了拖拉机,而且还打了42眼井,增加了700亩开发田,人均收入从620元增加到1300元。1994年,张久祥被破格提拔,担任张家堡乡党委书记,这一次他走的十分从容。

  张久祥上任那年,十年九旱的辽西地区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水,也许老天真是要再次考验一下张久祥,当凶猛的洪水向张家堡乡辖区堤岸横冲直撞过来的时候,张久祥又一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自从张久祥当上乡党委书记,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家里的活从来没有过问过,他和老伴有一个协议,只要老伴不埋怨他,他也一定不会跟老伴红脸。张久祥就是这样,不管是在家、在外,他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规。

  上任的时候他没开过班子会,也没搞过什么就职演说,只是带着乡里的领导干部到各村去勘察,足足走了一个月,将辖区内3川54坡 206道沟走了一遍,回来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那就是,带领农民出义务工,山区修塘,平原打井搞管灌。消息传出,很多村民不理解。

  经过三年苦干,全乡修方塘128座,打井378眼,由于工程结束时正赶上两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老百姓的骂声仍未停止。1999年,辽西地区连续三年大旱,别的乡减产绝收,而张家堡乡却连年丰收。于是,乡里就有了这样一首民谣:“天大旱、人不慌,苞米青、麦子黄,打石背料修方塘,多亏有个张久祥。”

  栽果种菜、搬沙固田,如今张久祥又把目光瞄准了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上来,不管挖坑还是种树,张家总是老少一起上阵,每次出义务工,老伴和四个务农的女儿都必须带头完成,这是张久祥给家里人定的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当了几十年农民的张久祥,愿意跟农民打交道,很少在办公室见到他的影子,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到田间地头跟农民聊上几句。

  八年过去了,张家堡变了,变得连久在他乡的人都认不得了,如今的张家堡荒山植被茂盛,村村公路畅通,拥有辽西一流的敬老院和义县第一所面积达六千平方米的九年制教育中心大楼。通过招商引资,新建成的十几家乡镇企业在今年全部投入生产,估计新增利税可达百万元。全乡人均收入也比1994年翻了四倍。

  如今,张久祥已经63岁了,他每天都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到所属的26个村和新建的十几家乡镇企业去看一看,虽然张家堡乡的综合经济实力已由过去全市108个乡镇的最后一名,跃居到如今的上游水平,但与富裕乡镇的差距仍然是压在张久祥心头的一块巨石。

  张久祥的家还是十几年前的那所土房,现在三位老人相继去世了,六个女儿也都已成家立业,唯一的负担就是小儿子还在上大学,张久祥一直觉得最愧对的人就是老伴,所以他把自家那片退耕还林的林地属上了老伴的名字,这也算是一辈子给老伴的一点补偿……

  2001年9月,张家堡乡人民政府被国家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事部授予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张久祥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乡党委书记、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农民出身的张久祥用自己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作为一名基层父母官,他代表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最终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满意。

  (辽宁电视台《背景》栏目 制片: 何力 杨志文 编导: 高燕 张健 摄像: 张健)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