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大田镇大后寨村曾经是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山村,在那个不讲计划生育的年代里李好元夫妇先后生了五个儿子。当过村支部书记的李好元知道,如果孩子们也像他一样守着几亩薄地过日子,连媳妇也娶不上。所以,李好元不管生活多苦多难,一门心思供孩子读书。于是,这个祖祖辈辈不曾有过高中生的穷地方,接二连三地出了四个大学生,这就是李好元的二儿子李德顺、三儿子李德良、四儿子李德新、五儿子李德科。为了供孩子念大学,李好元辞去村支书的职务带着老伴和因幼时耳聋失学的大儿子承包了村里的一个磨坊。乡亲们说这四个大学生是李好元推磨推出来的。1994年李好元最小的儿子大学毕业了,李好元也已是六十三岁的老人了。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本应是苦尽甜来的日子却添上了料想不到的烦恼......
1994年的春节对于李好元一家是格外喜庆的日子,毕业于河北煤炭建工学院、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同济大学分配到南京、广州和青岛的四个儿子都回来了,二儿子李德顺、三儿子李德亮还带回了城里的媳妇,李好元老两口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李老汉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借着这喜庆的氛围四个儿子告诉了一个在他看来就像山倒下来一样的消息——这次儿子们回来不仅仅是回家看看,而是从此以后再也不回去了,因为他们已经辞去了原单位的工作......
那天倔强的李老汉怎么也咽不下盛满了喜庆的年夜饭,他来到了自己已经停业一年了的磨坊,他想到了没白天没黑夜十几年的劳作,他想到了自己在这里十几年望子成龙的祈盼,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不愁吃不愁穿拥有乡亲们羡慕的大城市和铁饭碗的儿子们会这样回到大后寨村,他更想不到这个出了名的穷乡僻壤因为儿子们的辞职再一次出了名......
随着李德顺租借了村里的一间废弃了的仓库作场房,雇用了15名李氏家族的兄弟姊妹当工人,乡亲们再也不猜测李家四兄弟是不是真的回来了。
因为四兄弟看准了国家扶植民营企业的大气候,所以就像当年全部考入大学一样,他们一起辞职回家办厂,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乡,并再次震惊平度市。可李老汉却想不通,他以断绝父子关系胁迫儿子,但无济于事。相反,当他看到儿子办起的儿童玩具厂缺少人手的时候,他还是主动来到了这个生死未卜的所谓“民营企业”尽其所能帮他们一把.然而,令李老汉费解的是自称为总经理的二儿子李德顺像对待其他职工一样,在他干满了30个工日后,给他发了800元的工资。
原来,儿子们早已拟好了自己的章程,他们需要的是员工,而不是家长,更不能让家长式的管理进入企业。让李老汉始料不及的是,就连与自己最能说得来的四儿子李德新也认为他担任村支书时的管理方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甚至于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可李老汉却不信这些,他卷起了铺盖成了李氏兄弟企业迄今为止唯一主动辞职的员工。临别时还扔下一句话:弄砸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虽然李家兄弟办企业的思路不被父亲认同,但四兄弟主意已定并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老二李德顺擅长管理,主管生产和设计制作;老三李德良专业是国际法,老四李德新有国际贸易经验,负责生意洽谈和联系出口;老五李德科外语最拿手,可直接与外商对话,负责翻译 接待和对外联络。不到三年的时间,李氏兄弟企业赢利500多万元。四兄弟成了当地首富,但他们并没有小富则安,而是盯准了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再生产。
龙山镇政府是李老汉早年任村支部书记常来开会的地方,他做梦也不敢想四个儿子如今会出资70万买下合乡并镇后闲置的 、在他看来仍是权力象征的镇政府办公大楼作为生产车间。并成立了以老四李德新为董事长,老二李德顺为总经理,老三李德良和老五李德科为董事的“青岛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让李老汉更感到心有余悸的是儿子们在李家之外招收的150名员工。
在李老汉眼里,老板 董事长并不是一些什么好名字,他毫无功利之心地把自己六十几年的生活阅历告诉儿子们—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然而,李老汉的担心没有影响儿子们扩大再生产的决心,相反李氏兄弟企业在国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植下迅速的起飞,新世界工艺品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拥有500多名正式职工,创汇近2000万美元的利税大户。同时,为了帮助家乡父老脱贫致富,四兄弟又在青岛市范围内的偏远山村开设“社会加工部”,负责玩具粗加工的3000多户农民因此鼓起了腰包。
如今,在青岛市区的繁华地段到处可见这样的牌子。李氏兄弟的摊子铺大了,他们在平度市、青岛市、广州市拥有三个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工厂,四个办事处和一个律师事务所。老五李德科受董事会委派在加拿大投资办起了一个分公司,李氏兄弟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可头脑清醒的李氏兄弟觉察到,此时此刻管理是企业发展和生存不能忽视环节。他们毫不留情地开除了违反劳动纪律的叔叔,重罚了在商品交易会上吃回扣的表弟,处分了玩忽职守的堂弟。消息传入爱面子重亲情的李老汉耳朵里,他再也不能听之任之了。
三年没有到儿子们的企业来看看了,这一次李老汉从山里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绝不是为了歌功颂德,而是给企业号号脉。虽说四兄弟并不太愿意接受父亲的传统观念,但他们却忘不了父亲像拉车的牛一样把他们抚养成人,培育成才。他们像接待省市领导一样,把父亲带到最气派的车间,介绍最抢眼的产品。父亲最高兴的就是赚了外国人的钱,他们就汇报与外国商人签订了多少合同。可是,与省市领导不一样的是老人来的目的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聪明的四兄弟比谁都明白父亲有的不仅仅是固执的传统观念,他们也看中老人的经验和阅历,董事会决定派父亲最喜欢的李德顺回家请父亲出山担任董事会顾问,可知子莫如父,李老汉知道这个顾问将会面临的局面。
所以,李老汉选择了只问不顾。
并不是李老汉对企业漠不关心,而是他从企业短短6年的发展历程看到了后生可畏,他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缩小与儿子们的距离,他要让儿子看到一个现代化的老头儿,他要让自己成为这个新生企业的合格顾问。四兄弟此刻也敏锐的察觉到父亲的变化,他们立即对想了解外面世界的父亲投其所好,在李德顺和李德新的陪伴下,老两口踏上了漫游世界的飞机。
家和万事兴,因为一家人达成了共识,特别是因为李老汉改变了观念,四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由他们设计开发的6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和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氏兄弟集团公司成为青岛市的纳税大户,李德新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
同时,他们面向竟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改任人唯亲为任人唯贤,辞退一批包括李氏家族在内达不到高中毕业的管理人员和技工,高薪招聘一批懂美术设计、精通企业管理的人才。目前,企业500多名员工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就占50%,李氏兄弟的企业成了真正的高知识结构年青人的企业。
就在这一次招聘中,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菊彩虹来到了李氏兄弟企业。两年以后,她成为销售经理的同时,也成了董事长李德新的媳妇。也就是在这一次辞退中,李老汉主动向儿子递交了辞呈,虽然儿子们再三挽留,但李老汉说,不能因为我坏了公司的规矩。临别时的董事会上,李老汉给儿子们约法三章:交税只能越来越多,因为这是李家的脸面;工资只能越来越高,因为这是老板的光彩,订单只能越来越厚,因为乡亲们有活干的时候也会时常念叨着你们四个从山沟里走出去的孩子......
四兄弟选择风景秀丽的青岛市花园小区为老人购置了一套高档住宅,每逢节假日李德顺和李德新都会不约而同地来看望已年过70的爸爸妈妈。然而,过惯了乡村生活的李老汉不习惯在城里呆着,他执意要回到大后寨村。四兄弟犟不过老父亲只好在村子里盖上了八间大瓦房,家用电器买了个一应俱全。
年逾古稀的李老汉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山沟里,四兄弟怎么也放心不下,他们又为老人在青岛崂山风景区选择了一幢别墅。其实,四兄弟明白,老父亲不想给儿女增添负担,尽管他们有这个能力。所以,他们以老五一家需要帮助为由,给两位老人办好了移民加拿大的手续,这一回老父亲不能说不管儿子吧!然而,出乎四兄弟预料的是,乡亲们和镇党委却要老父亲出任村支部书记。
尽管李老汉担心自己力不从心,但他还是遵照乡亲们的意愿走马上任。他骑着二儿子给买的摩托车,拿着四儿子给买的手机,不取一分钱的报酬,料理着村子里的家长里短,成了青岛市有名的“自费村支书”。
2002年中秋节,圆圆的月亮又一次把李氏兄弟召回到大后寨村,喜上眉梢的李老汉尽情的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幸福。
虽说远在广州的三儿子和大洋彼岸的五儿子没有回来,但他们却忘不了父亲母亲今夜的期盼。
那天晚上,李老汉喝醉了酒,李德顺说,这是他自94年春节到现在唯一的一次看见父亲喝醉了酒......
(辽宁电视台《背景》栏目 编导:杨志文 摄像:袁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