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这几年随着“小资”和“中产”的崛起,“细节”这个略点高尚的字眼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人强调。何谓细节?说白了就是许许多多看似不关大碍却又往往最能强调和证明某些品质的事实 。举个例子,同样穿西装,如果你袖口的商标没有拆掉,姑且不论服的品牌、质地,只是这一个细节,就暴露了你的生活水准、文化品位、社交类型等等并未表明的事实。细节成了我们社会里又一把衡量人生活的尺子。有人说对细节的关注是源于经济的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话没错儿。常留意一下身边的细节,你会发现它的变化有时可能比一些大的事件更具备说服力。
今天我们要说的细节是鞋钉儿。
解说词:
20年前,刚穿得起皮鞋的中国老百姓,对一种做鞋钉的配件特别钟有独情。往往是新皮鞋还等没上脚,先跑到修鞋摊给鞋跟上钉上两颗鞋钉子。
访谈:
“为什么钉钉子?”
——防磨,怕把跟磨坏了。
解说词:
保护鞋子自然是鞋钉产生的初衷,但是在20年的中国,鞋钉出现后所附带的社会意义却并不止于这一点。咱们先来回忆一下鞋钉儿的模样儿。这就是鞋钉,两三厘米长,大多是铁制的,高级一点还有铜的,形状象弯月,有的边上有孔,有的是直接带着钉子。用锤子把鞋钉锤在鞋底上,只是几分钟的过程,但是,几分钟之后,这双带着鞋钉的皮鞋的意义就不一样了,轻轻把脚落下,“哒”的一声脆响,再迈一步,又一声脆响,如此双脚反复落地,清脆悦耳的金属响撞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在硬质的地面上,鞋钉的发出的哒哒脆响简直叫人心旷神怡。那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物理作用,它传达给人的更像是一种气势,一种强调,一种于无声处所抖落的夸张和自信!
访谈:群众
——穿有鞋钉的鞋很精神,很有面子。
解说词:
时间久了,人们在潜意识里从嘎嘎做响的鞋钉声里学会了辨别:打鞋钉的人肯定是穿着皮鞋,能穿皮鞋的人,在经济上肯定是不错,经济不错的人社会地位也不会低.....只是一枚小小的鞋钉,传递出的信息却像超声波,一环环不断扩展,给人心里留下限遐想的空间。
访谈:群众
最多的时候前后脚大很多的钉子,走路就特别响。
解说词:
只是不到十年的功夫,皮鞋走下了奢侈品的神坛,不光是有钱人,普通百姓也能轻松拥有一双质地不太差的皮鞋,铁鞋钉标志性的意义丧失了,防滑耐磨这样最原始的功效开始提升。就在那时,不出声响的胶皮鞋钉出现了。
应该说,在鞋子的发展史上,胶皮鞋钉是最恪守本分的,不声不响地被踩在脚下又毫无张扬和怨恨之心。铁钉表现的是一种大张旗鼓的张扬,胶皮鞋钉传达的则是一种含蓄的体贴。
访谈:群众
——那时候鞋的质量都不怎么好,一般穿一段时间鞋跟就磨偏了,钉上鞋钉防磨而且防滑。
解说词:
鞋钉从铁演化成橡胶,这样看似微小的一个变化,传达出的社会意义却更深刻重大。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不再用皮鞋标志身份。
解说词:
时间走到了现在。生活中总有一些细节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忽略的细节往往最强有力地表征了这个时代的进步。就像鞋钉。你多长时间不钉鞋钉了?你现在还记得鞋钉吗?
访谈:群众
“你钉鞋钉吗?”
——不钉
——不钉
“为什么不钉”
——为什么要钉啊?
——现在鞋这么多,钉它干什么?
解说词:
到此为止,鞋钉彻底失去它所有的功能:哒哒做响的铁鞋钉除了显示出鞋者的老土和吝啬之外,已经不再是高贵的代言;胶皮鞋钉虽说护鞋有功,但是现在谁还能一双鞋子穿到底呢?在这个讲求品质的时代,节省的功用已经不再重要。
鞋钉就这样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现在很少有人会想起鞋钉、更少有人会怀念起鞋钉带给我们的曾经快乐而实在的生活。像任何一个属于历史的物件一样,鞋钉已经被我们远远地抛在了过去的晨光里。千百只花花绿绿的鞋在在街上行走,没有鞋钉的日子更加鲜活而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