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十年前的上海是全国住房最困难的城市,当时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然而这十年来上海有近200万户家庭购买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个人购房率超过了93%,人均居住面积也已经上升到了12.1平方米。那么普普通通的上海市民为什么能买得起房子呢?
叶女士一家住在浦东,两室一厅100多平米的房子三口人住,显得十分宽敞。而在几年前,他们的住房还不足20平米。
叶女士(市民):当初我们花了1万8千元把老房子买下来,后来又以18万的价格卖掉,再借了点公积金贷款,以前我们房子也买不起,现在买了这么大的房子。
在如今的上海,像叶女士这样先买下公房再出售,然后借助公积金贷款买商品房的情况已十分普遍。然而在十年前,市民根本不敢想象能以这样的方式改善住房条件。当时,上海市民的住房困难可说是全国闻名,1990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其中人均不到4平方米的家庭就有32万7千户、人口近百万。老百姓要改善住房条件的唯一途径是等单位分房,而以当时的分房速度,有人预测可能等上一百年上海也无法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为此,上海在1991年正式推出《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率先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鼓励市民通过低息的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解决困难。然而这项凝聚了诸多心血的公积金贷款政策推出后却应者寥寥,当年的公积金贷款额只有两千多万。
皋玉凤:为什么只有2千多万,当年我们就看到它问题所在。因为当年是双轨制,一方面住房在进行实物分配,一方面我们又在倡导住房要达到社会化商品化。
为改变市民对传统实物分房的依赖,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先后两次通过电视讲话表述住房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市政府又在1994年大胆推出改革举措,鼓励市民购买所住公房的产权,并在1996年开放已购公房的上市交易。由于公房产权的政策优惠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而市民又可以以市场价将已购公房出售,这等于是为他们积累了买新房的本钱。不过,这一举措在当时却引起了很多争议。
皋玉凤:因为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住房第一是公房,国家统一建造,单位统一分配,房管部门统一收租,卖给老百姓会不会国有资产流失,社会资产流失,我们就在这一问题上讨论。
经过几场社会大讨论,人们认识到,随着公房数量的上升,政府在管理公房的开支上逐渐力不从心。但如果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政府减轻了负担,市民有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已购公房上市可以激活整个房产市场。后来的实践证明,当初的这些决策是做对了。
统计显示,截止今年8月底,上海公积金累计归集538亿元,支持了53万户居民购房,购房面积达到4380万平方米。
皋玉凤:发展的速度之快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十一年来通过我们的工作我们体会到确实是按照市委所要求的,我们坚持了开创性、坚韧性、可操作性(的结果)。
从租公房到买公房,再从卖公房到买新房,上海市民正朝着越住越新、越住越大的自主买房梦想步步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