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13年的变化,不仅是市中心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而同样,上海的郊区也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刚过而立之年的南汇观众宣卫东给《东视新闻》'喜欢上海'写来了一封朴实的信,他说,上海郊区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虽然他已经不下地种田了,但是他现在也不愿意申领城镇户口,他说,他喜欢上海的理由,不仅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而且,更因为是农村老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宣卫东在信中说,时光飞逝,我已步入30岁的门槛。看着那片我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周围正在建造的工地,到处是一片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心中一阵彭湃。(宣卫东:当时岁数挺小的,小学的时候,一大清早和父母去拔秧、插秧/放学了,还要割草。/初中以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收入,就是如果有收入,就是年年没有剩余的,用光的。现在起变化了,母亲有母亲的收入,我们有工资的收入,有一定的积蓄了。)他说,如今在上海郊区,种田的人说好,不种田的人也说好。就拿他自家说,原先一亩多一点的责任田也就是仅仅能供上口粮,(以前就是纯粹家里的经济收入来源就是靠农作物。现在,父亲有退休工资,我在公司里收入也挺好的)离土不离乡,宣卫东一家现在不仅吃起了商品粮,而且,还有了新的收入来源。他们村庄的土地被征用后,大家还得到了一笔可观的征地费;如今,一家人屋前屋后搞点庭院经济,自给自足,小日子过得也很红火。(宣卫东:父母亲,平时就是围绕房屋周围,种些蔬菜,还种了红菱、半亩多一点的桃树等经济作物。能够剩余的,母亲就到集市上去卖,母亲就是靠每月卖菜,也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反正挺好的。家里现在添的东西也挺多的,一般都有了,城市里有的,家里现在农村也有了。)宣卫东说,其实现在上海郊区种田也改变了靠天吃饭的老办法,科技种田已经深入人心。农民种田都用上了大棚,农民也会基因育种,种菜是无土栽培,四季都有蔬菜瓜果。农业税收年年有下降,农民负担也是年年在减轻,而农民的收入却年年在提高。(1989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20元,2001年,上升5850元。)宣卫东说,虽然至今他还是拿着农民户口,他却没有下地干过一天农活。自从初中毕业后,他直接进了一家肉禽公司工作,有了稳定地收入。今年,宣卫东打算添置一辆小车,他还要在新场镇镇上买套商品房。宣卫东说,只要日子过得好,户口并不重要,因此10多年来,从没申请过城镇居民户口。(宣卫东:现在,其实做农民也挺幸福的。农村变化实在很大,反正现在过的是好日子,也赶上了好时代。经济方面富裕了,有稳定的收入以后呢,反正也不想离开这里了,觉得这里挺好的。感觉到越来越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