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新世纪的云南,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根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教育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夯实基础教育工程,打好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翻身仗,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将科教兴滇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怒江州是我省一个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民族聚居地区。而记者在怒江州采访时印象最深的是,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最漂亮的建筑往往都是学校.眼前的这座小学是兰坪县中排乡北甸完小,它是全村男女老少靠着人背肩扛一砖一石建起来的.而这所信昌坪完小则是由当地的一位个体户捐资57万元建盖的。怒江州每年的财政收入不到一个亿,而近五年全州用于教育的经费就达一亿九千多万元。
勒紧裤带也要办教育,怒江州如此,我省其他地州市也是如此。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发展教育。1999年以来,我省为基础教育投入198.2亿元,全省128个县市全部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93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新增23个县实现“普六”47个县实现“普九”,扫除文盲106.6万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成绩,省委省政府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从成绩中清醒地看到了不足,从对比中找到了差距。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站在云南未来发展的高度上,与时俱进, 提出了云南基础教育要打翻身仗的战略思路。
的确如此,基础教育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和重要。为了打好这场翻身仗,省委省政府指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两基”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山区和边境一线,各级政府要在加大教育投入地同时,广开投资渠道,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发展义务教育的机制。着力解决好部分学生失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力争3年内解决120万特困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力争到2005年把现有危房全部改造完毕。同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到“四个确保”重点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学校公用经费安排、确保危房改造和学校建设的必要投入、确保中小学教职工按编制标准落实到位。
要实现我省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核心在人才。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作为大战略来抓,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工程。
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为支撑,昆明高新开发区才成了我省高新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截止2001年底,开发区已实现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70.9亿元,出口创汇达1.3亿美元。
我省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实施以来的短短几年间,对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职培训人数达76.8万人次;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著名院校合作培训各类高层次人才3173人;全省选拔“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7名,“省级突出贡献”人才903名;选出中青年技术带头人210名、企业创新后备人才41名进行重点培养;从国外、省外引进高层次人才214名,其中国外引进17名,博士后、博士、硕士128名;引进国外人才智力项目158项,聘请了222名国外专家来云南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