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美丽的云南,地处许多大江大河的上游,长江、珠江、澜沧江无一不是和云南息息相关。云南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全国和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制定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的重要前提,使之与我省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这场巨变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省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所进行的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和其他省区一样,我省原有的产业体系是按照“小而全”思路构建起来的。这一产业体系对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比重过大的冶炼化工等产业和设备落后的五小企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森林资源的过渡采伐和低价值的消耗使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大量山坡地的开垦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云南丰富的物种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不复存在,云南所拥有的“万绿之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诸多美誉也将名实难符。
正是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对全省的产业结构重新布局谋篇。
在迪庆,旅游业已经完全取代了木材采伐业,成为了一项发展迅猛的富民强州的新兴产业。其实不单在迪庆,丽江的云杉坪、牦牛坪这些在刀斧下幸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景观每天都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生态越来越好的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成为四海宾客争相游览的高原明珠。游奇山异水,览民族风情,成为云南旅游业的一大卖点。仅去年一年,我省就接待国内外游客46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7亿元,云南旅游呈现出老热点魅力依旧,新热点异军突起,后起之秀潜力无限的喜人态势,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生态保护与建设。今年1月20日小湾电站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省水能资源开发全面提速,位居全国之首的水能资源的开发,不仅给云南带来滚滚财源,还将使彩云之南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以天然药品、绿色食品、保健品、花卉和生物化工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快速崛起,使有“万绿之宗”美誉的云南与 “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绿色无公害”等绿色字眼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以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云药产业在实现与高科技的联姻后,更是如虎添翼,异军突起。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需要。走进新世纪的云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正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建设的路子,逐渐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使我省早日走上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