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左壮 摄像:陈晶 靳钊
一头老黄牛,随手一涂,立即变得五颜六色;几只大公鸡,随手一剪,立即变成一件漂亮的艺术品.在吉林市公吉乡,有一群不安分的农民,他们有的拿起了剪刀,有的拿起了画笔,非得把他们生活的世界剪个清楚,画个明白.
这个小伙子名叫陈书江,今年才三十出头,却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了.凭着自己对春种秋收,季节变换的切身感受,他寻求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世界:没有透视,不讲构图,仅仅是色彩和平面,大红大绿的色块之间的强烈反差和对比,对生活细节的大胆变形与夸张,偶尔试探着加一点点、线、面的组构,北方乡村的农家院落,红红的高粱,秋收时的喜悦心情,姑娘们嘴里的大烟袋,在陈书江的笔下显得简练概括,朴实无华,毫不媚俗。
采访: 吉林市公吉乡农民画家 陈书江
“还有关东大喇叭,是关东民俗的那种,用这个线条来表现那种旋律、动感。”
吉林农民画作品中的独特审美意识也是农民画的价值所在。它一方面表现出农民审美意识上从传统到现代的渐变,又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与经济社会中完全不同的审美情调,这使得农民画家王咏梅的作品有了与众不同的视点。从东北乡村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场景,通过红色块与绿色块之间自然随意的搭配,在艺术场景的提炼上则更注重自身体验的细腻感受。乡村生活的一草一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对自然界生命之美的赞美,体现出朴素而又十分重要的哲学意义。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景一物,仔细品味起来,会令人陷入深深的思索。
完全不拘一格,没有统一的范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在绘画技法上的追求,这是农民画的另一个特点,虽然大部分农民画家都在使用水彩作画,但在纸张选择上则大都开始使用易于装裱的高丽宣纸。康梅花和卢凤霞的绘画作品在色彩和表现手法上,就更注重装裱后摆设时的装饰效果。她们的绘画直接透露出一种浓重的乡土气息,大红大绿色块之间,用金线画银线勾勒出富有传统吉祥意义的抽象图案,色彩与色彩连接处显得更加突出现代农村生活的审美追求,在创作主题上也更加突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直入主题的画面效果。她们把北方的民俗更直接地展现出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画面所要表达的意义,这使得她们的画作在以朴实为主要画风的农民画中显得格外华丽醒目。农民画这一画种也开始受到绘画界一致好评。
采访: 吉林市公吉乡文化站站长 康梅花
“我们公吉乡这些作者队伍已经形成了群体化,近几年来大量的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就是它具备了它的基本特点,第一个就是说这些作品基本反映了我们农村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他们真实的这种情感,再一个呢,它突出了地方的一些特点,风土风情,像这幅作品反映了东北一些村姑,在扭完大秧歌之后,那种喜悦心情,像这幅作品表现了东北的这种雪情,浓郁的隆冬情趣吧,就像骑爬犁呀,一些小村庄啊,雾凇这些雪树啊,表达了真实生活。”
真实的北方乡村风情,四季分明的表现题材,民间审美意识的重新解构,使得吉林的农民画在中国乡村题材的绘画作品中独树一帜。如今,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农民画的市场进一步地拓展开来。吉林农民画多次在全国农民画展上获得金奖.
采访: 农民画家 芦凤霞
“这民间画它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大红大绿,平面构图,色彩特别的鲜艳,对比也特别强烈。”
采访:农民画家 陈书江
“后来我就追求一种用点线面的形式,来表现我身边的生活,什么红高粱,农家小院之类的。”
采访: 农民画家 王咏梅
“我是用我的画笔去画我的真实感受,可以说我把所有的情感都画到每幅画里了。”
采访: 农民画家 芦凤霞
“我想我将来在农民画这一块,我能走出国门。”
拿画笔的想走出国门,使剪刀的也要走向世界.民间剪纸艺术家张春颖打小从奶奶那里学会了剪纸,没想到今天这门手艺还真有了用武之地.她创作的作品多次在中国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金奖,连外国人看了都喜欢得不得了.这不,几个月前在香港举办的吉林.香港友谊周活动上,张春颖的剪纸成了许多港人和外国游客中的抢手货.
采访: 吉林市民间剪纸艺术家 张春颖
“他们特别喜欢人参娃,因为咱们吉林省出产人参,所以我根据人参娃这个形象,剪了许多人参娃的剪纸,他们拿到人参娃之后特别喜欢。”
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勾勒出一幅幅活生生的东北民俗风情画.公吉乡的民间剪纸艺术家还有很多,他们的剪纸作品和农民画一起,因为其别具一格的创作方式和审美视角,同时作品中又饱含了中国北方民俗文化的特征,受到热爱艺术的人们的普遍认可,多次在美国,丹麦,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展出,其中很多作品被外国友人高价购买,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