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欧阳宇 摄像:蔡翔昊
采访:影迷
“《英雄》的编剧李冯来自南宁,也许只是巧合,但当今的先锋文化现象有很多却是发端于南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前,一群怀着文学梦想的乡村青年踏入了南宁这座西南重镇,开始了新时期广西文化的耕耘。”
采访:作家,凡一平: 广西都安县人,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辑,著有长篇小说《跪下》,中篇小说《寻枪记》、《理发师》等。
“我对城市还是非常向往。我16岁第一次到县城,16岁前我一直都住在农村。因为人经常肯定有反面心理,那时候家对面是一个高高的山,我老是想翻过这座山就是北京了,我把世界想得很小。心里有个目标,我想30岁以前能够到县城,40岁到南宁,结果我27岁那年就到了南宁。”
采访:作家,东西:原名田代琳,广西天峨县人,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长篇小说《耳光响亮》,电视剧本《永远有多远》等。
“我95年来的时候,我的妻子一直没有调来,这个时候我曾经萌生想回去的念头,回到我工作过的河池那个地方。每天我骑单车往黄佩华他们单位去吃饭的时候,满街的霓虹灯很漂亮,然后我寂寞的时候要到人民公园的植物园去走一走,那种绿很扎眼。我在文章里也讲过,没想到是南宁的霓虹灯和这种人民公园扎眼的绿把我留下来的。”
不论进入者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南宁和南宁的百姓会用同样宽容的襟怀接纳他们,并给他们实现理想的第一块基石,而这一点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来这里开创事业。
采访:作家,胡红一:河南人,主要作品有广播剧《山外有个世界》,电视《那年秋天》,电影《真情三人行》。
“一开始往南宁融入的时候跟普通的移民都是一样的,但是我融入的过程当中不一样,很快也很彻底。由衷的说,这里还是挺包容,不排外的,尤其对我个人来讲,我得到比他们还要稍微多一点的机会。”
采访:作家 凡一平
“我觉得我们从乡下到城市以后,最担心的就是被人歧视,但是我们在南宁没有受到这样的歧视。来不久之后,开始慢慢感觉到南宁人的宽容之后,那种不安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靠个人的努力了。”
与南宁人悠然宁静的生活方式相同,南宁人对文化领域中的事物也表现了无比的宽容。这种宽容保护了作家敏锐的创作感觉,使他们作品中的文学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张扬。
采访:作家 东西
“我觉得在南宁创作是特别自由的,这里读者对我们特别理解,没有任何一个教条的东西,没有任何一种框框条条来约束我,应该是自由的。”
采访:作家 胡红一
“因为我最好的时候是在广西,从河南过来的时候是青年,现在慢慢往中年走,然后也取得一点成绩,都是这个环境给我的,如果在原来,在中原大地,那么多有本事的人,可能这种机会不会轻易落在我这。有很多机会,我抓住机会,于是就取得了一点成绩。”
有人说,南宁人大概是最易于交往的人了。一杯红茶,一碗米粉都会让人融化于温暖中。呼吸着浓浓人情味的作家,笔下总会有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喷薄而出。
采访:作家 凡一平
“这个城市确实给我许多灵感,像《寻枪》、《理发师》的灵感是最纯粹的,就是在南宁得到的灵感。《寻枪》也是原来我打算写一个关于警察的小说,已经写了一万多字,一直都不满意,后来也是乡下一个朋友——警察朋友到了南宁以后,讲故事的时候说了丢枪的经历那种感觉,我突然就有灵感以后,把原来写的一万多字关于警察的小说给废了重写,后来有了现在的《寻枪》。”
采访:作家 东西
“我想如果你生活在这种环境里,你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比如你的说话方式,你的思维方式,可能就是南宁人的方式,可能你的对话就是南宁人的对话了,这种故乡的方言的运用,这些东西都是综合性的,我想任何一个人,他的写作都离不开环境对他的影响,这种肯定是潜移默化的,他不可能是很具体,但是他会是默默的在影响你,因为你喝这里的水,你跟这里的人接触,你写这里的故事。”
十年磨一剑,长期的探索和创作给广西新生代作家以回报,沉寂十八年的广西文坛终于异军突起。一部部作品让人们眼前一亮,一个个年轻作家的名字让大家耳熟能详。
南宁,这面广西文化的旗帜越来越引人瞩目,而南宁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悄然改变,而更加具有开放性、前瞻性的城市又使新一代的作家们酝酿更新的题材。
采访:广西艺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 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杨长勋
“广西在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曾经有几次比较严厉的对本省的严厉反省,这批年轻作家参与了。反省本身它是一种呼唤,最后把一些响亮的名字呼唤出来了。东西,鬼子,李冯,凡一平等一大批响亮的名字。第五代导演的主体部分,它是从广西这个地方发端形成走向世界的。第五代导演最近几年的重要作品,包括我们前段时间看的《幸福时光》,还有现在热闹的《英雄》,这些作品都是广西的作家写的。一个城市最后升华的结果就是产生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的人,但我们现在的文化代表还刚刚在成长的过程中,希望将来这些人,成长更成熟一点,从现在的名家能够成为将来的大家,能够沿这个城市成长以后,文化人也成长,城市发展了文化人也随着发展。将来这座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了,最后的结果是凝聚成文化,凝聚成文化人,有一批响亮的名字回旋在城市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