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十六大特别节目]《全社会齐努力 下岗工人再就业》


  1998年4月3日,鞍山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鞍山市总工会把下岗职工组织起来,成立了万帮会社。万帮会社采取自愿加入、免费入社的方式,无偿地为下岗工人提供再就业机会。

  鞍山市总工会主席李守镇

  我们的宗旨就是“万人入社,帮扶万家”,让广大的下岗职工,特别是下岗的一些弱势群体,年龄比较大一点,女同志偏多,技能比较单一,这样的同志实际上是就业的一种弱势群体。在国有企业在改革调整过程中,这些人在企业下岗分流首当其冲是他们。进入社会后他们又是就业的难点。因此我们万帮会社重点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体闯市场实现再就业。这个红红火火的快餐车就是万帮会社帮助下岗职工陈克办起来的。陈克在餐饮方面有经验,他看到社区居民很需要快捷方便的餐饮服务,便萌生了这个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工会、万帮会社的支持。

  采访:万帮会社总经理张彦姝:我们就同劳动部门商量,然后把工商、税务、城建、防疫、卫生等等都找来开协调会,这样的话,我们半天就基本把这个情况解决了。因为如果他自己去跑,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采访:万帮会社快餐公司经理陈克

  万帮会社在我成立公司的过程中,给与我大力的支持。帮助我们跑一些相关的手续,比如工商执照等。帮助我们联系培训基地,帮助我们找一些下岗人员。总的来说,从各个方面给与我们很大的支持与帮助。现在已经有几十名下岗工人在陈克的快餐公司里找到了工作,快餐公司不仅为小区的居民服务,还在为一个学校提供快餐。有了万帮的支持,快餐公司越做越好。现在,陈克又有了新的想法。

  采访陈克:

  我准备从今年开始,到明年在鞍山社区建立三十到四十个点,预计安排下岗职工达到二百人。

  这是万帮会社的一支高空清洗队正在作业,经理袁华是万帮会社的第一批会员。

  采访万帮高空清洗队经理袁华:当时我来到万帮会社之后,领导根据我自身的条件,过去是架子工,敢上这个高,领导就说,鞍山啊准备搞这个清洗行业。然后领导领我们去实地考察。考察完之后,领导就安排一批下岗工人由我带领,。带领之后,我们就开始闯这个市场。这几年鞍山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高空清洗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袁华在万帮会社的帮助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服务项目也增加了很多,现在,在他这里的下岗工人每月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

  采访袁华:

  刚开始我们成立的时候工会给我们出钱,买这套设备。买完设备工会说,我给你拿钱了,你买这套设备你自己用,等你赚到钱的时候,你把钱再返回来。现在把钱都还上了?都还完事了。一共是刚开始给我贷了六千八百元钱。

  袁华现在是万帮会社再就业的一个带头人,他以高质量的服务在鞍山打出了影响。

  采访袁华:

  他们一个月工资,现在最少是一千二百元钱。

  这里是万帮职工服务中心,下岗工人把这看成是他们的家。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来到这里,工会的职工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几年来万帮会社先后接纳了数万名下岗工人入会,帮助4万名下岗工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就业岗位。

  这是万邦的标志,它象征着“工友手拉手,共同闯市场”的万帮精神。如今在鞍山市“万帮”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万帮超市”、“万帮豆业”“万帮酒业”“万帮人力车服务队”“万帮编织业”等产业和产品遍布社区大街小巷,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万帮带给下岗工人的不仅是就业的机会,还有自信、自强、互帮互助的万帮精神。

  阜新市曾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由于资源枯竭导致大批工人下岗。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新思路是由“黑”变“绿”,建立一批以安置下岗职工为主的农业园区,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去,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产品。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的碱吧拉荒村是阜新市经济转型,安置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一个基地,这里地处市郊,经济发达,土地资源丰富。

  碱巴拉荒村党支部书记黄玉奎

  咱们阜新被国家和省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矿区下岗职工现在失业的太多了。原来咱们阜新有这个煤电之城的称号,矿区的职工为咱阜新的经济建设,包括我们都受益了,对我们贡献非常大。现在矿区职工遇到困难了,也就是说工人老大哥遇到困难了。我们想呢,尤其是我们村,借着阜新经济转型这个大潮,这个机会,我们要为阜新经济转型做点贡献,也就是多安排几个下岗职工,这就是我们的贡献。

  从今年3月起,村民们就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为下岗职工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他们新建了150个塑料大棚,新修了一个四万平方米的蓄水池。市里还拨出资金在大棚区修了柏油路,通了电,打了机井。现在每一个下岗职工的大棚里都安上了自来水,接上了电灯。为了让下岗职工在这里生活得舒适些,村里还特意为每户下岗职工安排了25平米的住房。住房连着大棚,生产生活都很方便。

  采访原阜新新邱露天矿下岗工职工李盈:

  “我们在此就业的实实在在人数已经达到了165人。往后看一下,整个这一片,一共十五趟大棚,都是我们新邱露天矿为主体的下岗工人在此就业。如果从环境上来看,这些人现在到这里来安家落户,基本上都是一家三口,下岗之后能够到这里来,大家感到非常欣慰。”

  这几年碱巴拉荒村的食用菌生产很受欢迎,不仅投入少成本低而且见效快,这里的香菇大多通过贸易公司出口到日本、韩国,许多农民靠香菇富了起来。今年村里与一家食品公司签订了100多万斤香菇生产的合同,其中80%是为下岗职工提供的。

  采访黄玉奎:

  我们想关键是服务工作得跟上。服务主要体现在哪儿?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就是他矿区职工原来挖煤,现在到咱们这来他不懂技术。那到这来了怎么办?光安置不是目的,主要是让他赚着钱。原来失业没有钱赚,现在到咱们这来,第二次有就业机会再赚不着钱,还等于没安置一样。

  今年村里为下岗职工订的计划是,明年五月份卖出香菇后每个大棚将收入一万元。为了让下岗职工尽快掌握技术赚到钱,村里要求技术员为下岗工人提供一条龙跟踪服务,从生产菌柱开始把住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采访李盈:

  我们每星期都要到碱巴拉荒村会议室进行培训一天,周而复始。现在看大家对绿色园区,对食用菌的各种技术基本已全面掌握。更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员每天都要到我们大棚来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解决。

  村民老田有经验,责任心强,负责几十户下岗职工的大棚。村干部们还经常到下岗工人的家里问寒问暖,带他们到村民的大棚里参观,让他们看到前景,看到信心。

  辽宁各地党组织和政府部门把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看作是事关千家万户,充满感情的一件工作。作为政府的一个最基层组织,大连市中山区明泽街道办事处,每天都要面对大批的下岗职工,处理大量琐碎而繁杂的安置工作。街道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采访大连市中山区人民政府明泽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桂春:

  咱们要求工作人员在安排下岗职工方面,要带着感情去做,要热心、细心、耐心,真正把他们当作咱们的弟兄,当作自己的姐妹来安排。提出要“一人一策,一户多帮,送人上岗”真正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下岗工人张淑云家庭生活困难,她来街道报到后,第二天杨主任就带着街道办事处负责安置下岗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她家。

  采访:

  “文化程度?”

  “初中”。

  “原来是大起集团的?”

  “哎。”

  “你有什么就业愿望”

  “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技术,就靠街道给找点工作,什么活儿我都不嫌乎。”

  “保洁啦,刷盘刷碗都可以?”

  “都可以。”

  明泽街道所辖的中山区是大连市有名的商务区所在地,这里高楼林立,有多家酒店。街道与这里的许多单位建立了安排下岗职工的用工联系。根据张淑云的条件,热心的专管员边毅先后跑了很多单位,最后在一家宾馆为她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张淑云已经被这家宾馆录用为洗碗工,工作了两个多月,每月收入400多元。吕晶下岗后明泽街道为她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找到了一份保洁工作。吕晶从未进过这家豪华的酒店,面试之前十分紧张。那天我给吕晶送去,送到富丽华去,面试嘛,吕晶在途中也挺紧张的,有一种担心,怕下岗在家待了一段时间,以前从事的那个工作岗位与这个相差挺大的,怕去了之后适应不了,比较有顾虑。我觉得对她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作为我来说应该鼓励鼓励她。现在吕晶已成为富丽华酒店的优秀员工。

  采访吕晶:

  富丽华是五星级企业,要求也挺高的,各方面都挺严格。咱没干过酒店,从工厂出来,到富丽华也学到不少东西吧。几年来明泽街道为本地区下岗职工排忧解难,在社区内先后为90%的下岗工人找到了就业岗位。全社会关心下岗失业人员,他们就业后也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近两年辽宁全省已有百分之六十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得到安置就业。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