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九十年代以来,大连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出发,短短几年间,把一个重化工业城市美化成一座花园城市,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的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九年来,大连城市GDP总量规模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大连的国民经济产生了强有力的拉动,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软件产业作为大连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中之重,更是异军突起,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享有“北方硅谷”美誉的大连软件园就如同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一般,早已蜚声海内外。如今这个带动了整个城市腾飞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愈发的让世人为之瞩目。和全国其它软件园区相比,大连软件园有着特殊的运作体制,那就是官助民办。在官助民办的体制下,大连软件业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三驾马车的故事,第一驾马车就是大连市政府的主导和支持。
采访: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曲晓飞
大连软件园应该讲是官助民办这个体制下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也就是说一个有实力有软件的企业去开发这个软件园 那么政府从总体规划 招商引资和政策环境上规划上给创造条件 也许正是因为官助民办,它少了几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闲适,多了几分义无反顾的勇气和压力。在大连很多人都知道,推动大连软件业发展的另两驾马车就是:孙荫环为代表的大连亿达集团和刘积仁为代表的东软集团。而孙刘的结合更被人称为是“黄金组合”。1998年,孙萌环境保护受大连市政府委托,开发这一片土地的时候,究竟发展什么产业,是孙荫环一直思考的问题。
采访: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荫环
当我们经过专家论证 认为在这个地方办软件园是可行的 同时又把办软件园几大要素经过论证 要有好的环境要使整个园区的建设对人产生创造力
也就是在1998年的春节,孙荫环听说了东北大学东软集团的刘积仁。于是在大年初三,孙荫环冒着大雪,驱车往返数百公里到沈阳拜会了这位中国IT界的知名人士。这次拜会给双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荫环
我把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刘老师作了一些阐述 刘老师把他们东软集团准备在大连发展的一些想法也作了一下介绍相互之间感觉很坦诚很实在的
采访: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积仁
那么当时孙总给我的一种态度就是说 尽管我是作房地产开发商这样角色 但是如果
能够为这个软件产业的发展能够结合在一起 刘教授你怎么说 我就来跟你一起做 所以他这种实实在在让我感很真诚的一种态度所以我们也就用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合作的决定。
从1998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大连软件园顺利地度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产业基础奠定阶段和发展目标明确阶段,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级跳。而孙刘的强强联手,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疑是推动大连软件园发展的关键因素。
采访: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荫环应该说我们和东软的结合真正实现 发挥了各自的所长优势互补这样一个基本理念
从大连软件园创建初期,大连市政府就提出要建成生态型、开放式和国际化的软件出口基地,要走国际化的道路。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积累,大连软件园逐渐找到自身的定位:那就是以对日出口为突破口,建设中日软件产业合作战略门户。这个实际而大胆的定位的提出,在全国众多软件园区尚属首次。
采访: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曲晓飞当时是经过非常周密的分析分析了美国 日本和国际的软件市场 那么日本的软件业一大特点就是 它是因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对软件需求大它是一种内需型的它是一个软件进口国非常适合中国和它合作。
从1998年以来,大连市成功的举办了“2001东京----大连软件产业说明会”,“中日软件产业合作论坛”,使大连在日本IT界的影响深入人心,大批日本IT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大连软件园现已有松下、三菱等在内的20多家软件企业入驻,50多家国内企业与日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采访: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积仁
我们首先选择的一个伙伴一个市场 选择的是日本市场尽管我们的开发基地在大连但是我们的市场实际上是在日本那么我们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基地里面培养大量的人才包括我们发展在日本的大量的合作伙伴使得我们能把日本的工作拿到大连来做 那么在这个做的过程中我们跟日本的合作是双赢的关系。
采访:大连东锐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春成
软件园为大连软件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我想对于 本来大连软件群相对比较小那么有这么个很好的平台以后大家可以集中起来这样有一个集团优势。
2002年5月大连软件园在规划设计上又打出了一张新牌,那就是建设中国第一个软件社区,要把大连软件园建设成为集工作、研发、商务、生活、休闲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软件社区。国际化的视野,开拓的精神,务实的工作,让大连软件园的设计者,推动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采访:大连软件园总经理 高炜
如果要发展产业 必须有足够的人 充沛的技术人员 市场管理人员应该说人才就一个瓶颈 人才就是一个重要环节。
采访: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积仁
正好我们现在的大批国际的合作伙伴在跟我们合作的时候他们所希望的就是人才所以我们期望构造一个环境这种环境就是对我合作伙伴的一种魅力 一种吸引力。
采访: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曲晓飞
别人肯不肯到你这儿来发展这个产业 主要看你有没有人才所以大连率先在全国提出来说大连要成为一个全国一流教育培训基地。
温涛,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每年的军训检阅都是他和新入校的大学生正式见面的时候。
温涛是一位计算机博士,他用13个月的时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IT业的民办大学。能够有决心和魄力创办这样一所大学,是和温涛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出生于陕西的温涛,198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随后在抚顺石油学院、东北大学学习和工作,硕士、博士、副教授、教授一路走来,用温涛自己的话说,这一辈子是和大学分不开了。1997年末,温涛作为访问学者,携家人一同到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工作,进行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
采访: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温涛
那么这次去不光光是去学美国在IT方面的技术更重要的应该学他们的管理了解他们的文化 了解整个美国这个社会不同层面的一些事情。
在美国的那段时间,温涛也许并没有觉察到越来越开放的中国IT教育市场正在向他招手。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他要把自己在IT业所学的知识和所积累的才能,都回报给祖国。1999年温涛决定回国。2000年初,当温涛到东软拜访自己的老师刘积仁时,刘老师问他有没有想过成立一个IT行业的新学院,一个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新学院,温涛兴奋起来,决定试一试。
采访:温涛妻子顾炯
应该说有分歧的,因为在国外生活是比较安逸的,然后我的亲戚朋友也基本上在国外了,所以我和孩子当时主张不是很愿意回来,而且特别是为孩子着想吧。
采访:
实际上从美国回来后就是想在国内寻找一个很好的发展 发挥自己在专业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一些长处。当时来的时候没有办公室也没工作人员 我自己实际上从办学申请的打字开始一直在做这个工作 但是总觉得这个有一个比较大的学校要自己亲手一步步建起来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放弃了国立大学副院长的职务,只身一人在大连软件园创建一所民办大学,其中的艰辛和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温涛从未后退过,因为大连软件业的发展给他以信心,更因为大连这座城市给他以信心。
随着这个全球信息化的发展那么IT业的最上游的资源是什么就是人的资源 那么你这个IT业要发展没有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实际上要谈产业发展是不可能的。
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按照专业化办学,企业化管理,社会化后勤的模式来运作,学校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企业的互动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
要培养一个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的人才,能够在IT行业里有竞争力这样一些人才。
创办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是大连软件教育打出的第一张牌,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大连铁道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都纷纷创建了软件学院和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形成了多层次的软件培训体系。
采访: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荫环
把市场需要的人才真正的培养出来不管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满足市场需求 那这个产业这个行业才能快速和规模化的发展。
采访: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积仁
我觉得我们辽宁或者我们大连要以智力为基础发展这样一个产业 对整个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会十分重要。
采访: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曲晓飞
那么将来就是从软件园到七贤岭会形成一个在全国非常有特色的叫软件智能信息服务业和相关培训业的一个产业带那么这个发展前景现在三个基础条件我们基本上形成了 那么通过一年到二年的努力 这个产业带会成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亮丽的品牌可以在全国甚至世界上叫得比较响
三年来 大连软件园始终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20家 美国GE,芬兰诺基亚,瑞典爱立信,日本的索尼等世界级伙伴不断加盟在园内工作的软件工程师有5000多名。2001年就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软件业,正在打造大连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