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夏天,对家住东北的姜华来说,是一段灰色的记忆,无数个日夜的苦读,父母的殷殷期盼,都因为她在高考中的失常发挥,变成了一堆泡影。当时看见榜的时候,因为在人前还没觉得怎么样,回家的时候 要坐公共汽车嘛,我在公共汽车站等车的时候,就觉得心里特别难受,然后回家以后,我是一天没出门,在家哭了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姜华了解到西安的几家民办大学正在招生,她看中了一家名为思源的学院及其开设的计算机专业,在踏上征程之前,父母叮嘱她,要是不好就赶快回来。
当时在火车上,唯一想到的就是,我到那儿要是看到不好的话,我是回还是不回。下火车后,学院派出专车把姜华这一批新生接到了校内,在新生报到表上,姜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思源学院常务副院长 周延波:高考落榜的学生,就好像是烧了八九十度的水,就差那么一把火,我们这些办学的校院长们,就是给他要烧这么一把火,把他这壶水烧开。
这座学院位于西安市东南郊的白鹿原上,是西安交大产业集团在1995年投入3亿元巨资兴办的,姜华入学时,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万人。西安市内高校林立、教育师资力量雄厚,近几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先后有一大批象这样规模宏大的民办高校西安崛起。姜华就读的学院名为思源,据说是取之于校门前这个寓意饮水思源的雕塑。
思源学院常务副院长 周延波:中国现在的民办高校要有三大,要有大规模,要有大厦,然后再有大师。
大师是指最权威的教师,校方为此建立了师资人才库,力争以最优厚的报酬聘请西安教授某一门课最好的老师,而且每门课同时还有三位老师备选。在普通高校,教学质量是声誉,而民办高校则把教学质量看作生命,为了树立市场品牌,许多学校在这方面不遗余地的投入。让姜华感到自豪的是,她的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堪称一流,校方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家数字化图书馆,纳千万卷于案头,使姜华能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思源学院常务副院长 周延波:我们所招收的这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高考落榜,其中有一条就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太够,所以我们对这样的学生,三分在教 七分在管。管的方法就是聘用专职的班主任,经常到宿舍督促指导,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姜华说,刚来时是班主任推心置腹的谈话使她不再想家。正是青春好动的岁数,学生的体育、文艺等各种社团活动开展得生龙活虎。
夜色降临,教学主楼的灯光一盏一盏亮起,这是学校利用夜晚时间开设的各种专业培训班,为的是让学生能够多学一门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用得着的技能。
思源学院常务副院长 周延波:我们这样的学生如果在就业技能方面,如果能够比一般的上(录取)线的公办学校的学生,能够更高一筹的话,我们相信我们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周延波预测得非常准,思源学院的首批毕业生果然因为多方面的技能和扎实的功底在大受用人单位欢迎,姜华先是受聘于西安是一家著名的软件公司,后来又另立门户,自己创业开办软件公司,成为主宰自身命运的强者。如果要是没有思源这段学习,我想我现在有很多东西是不敢接触的,同时在思源上课这段时间,这些老师也教我们一些做事的原则,包括做人的准则。
姜华现在明白:这件雕塑也有“点石成金”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