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欧阳宇 摄像:蔡翔昊
这是一座典型的石灰岩山峰。在南宁市北郊15公里处,有许多这样的峰林,它们主要是由距今3亿5千万年前的石灰岩组成。由于长期受到地下河流的冲刷和雨水的溶蚀,这些峰林之中出现了无数岩洞,伊岭岩是其中一个。
伊岭岩,在壮语里的意思是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它因地处伊岭村而得名。
采访: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高级工程师 雷英凭
“伊岭岩岩洞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岩洞的形成最初是在石灰岩地区的地表之下,由于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而形成一种洞穴,后来由于地球演变,地壳上升,洞穴慢慢露出地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溶洞的规模会变得越来越大,溶洞之间会相互贯通。据考证,伊岭岩的岩洞经过将近100万年历史才形成今天这个规模。”
在漫长的岁月里,雨水沿洞顶不断渗入,溶解石灰岩并在洞内结晶,形成千姿百态的形状。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是石钟乳,点滴积累凝结在洞底的是石笋,有的现在仍在生长发育。
采访:伊岭岩风景旅游区工作人员
“我是1993年到伊岭岩来工作的,对伊岭岩岩洞的各景区非常熟悉,比如这个,九年前它还没有连接,现在经过这几年雨水的渗透,还剩下一点。”
钟乳石的形成受温度、湿度及水中矿物质含量、地下水位流量等因素影响,所以才会形状各异。伊岭岩中就有许多造型罕见的钟乳石。
这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钟乳,被很多游客误认为是石英,其实这是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景观叫“钙华”,它是由含有不同杂质的碳酸钙沉积而成的。
伊岭岩形似海螺,深45米,面积24000多平方米,洞穴幽深,回廊曲折,一共有八大景区100多个景点,地势越高景致越险奇。
采访: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高级工程师 雷英凭
“伊岭岩溶洞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分为上下两层。两层高度相差33米,它们形成的年代也不一样,上面一层已经有将近100万年的历史,下面一层形成的时间不超过10万年,这种现象在其它的溶洞是很少见的。”
由于两层岩洞形成的年代相差久远,所以形态色泽也有较大差异。上层溶洞狭窄,钟乳色泽灰暗;下层溶洞开阔平坦,色泽明亮。在残留的地下河水的掩映下,各种造型的石乳犹如海底世界,奇妙深邃
而后人将洞内景致和当地壮乡传说联系在一起,更显得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采访:导游
“这是刘三姐与秀才们对歌的情景,穿黄色衣服的这一位就像是刘三姐,后面站着擂鼓的是她的阿牛哥。这是三位秀才,后面是莫老爷和他的仆人们。”
采访:游客
“溶洞很深奥,比好多溶洞的规模宏伟,很大。我们南方也有,广西也有,但我觉得去过的几个溶洞,这个比较宏伟。广西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它能跟壮乡风土人情结合起来,好像跟刘三姐的故事结合起来,非常非常好。”
伊岭岩的出现与地壳变迁,尤其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有关。那时随着地壳的抬升,一座座石灰岩山峰在这里拔地而起,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蚀雨剥后,才形成了这里“无山不有洞”的壮美景色。
采访:广西第四地质队地质高级工程师 雷英凭
“南宁市北郊这一带属于比较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据我们地质调查的初步统计,类似于伊岭岩溶洞这样规模的溶洞,在伊岭岩溶洞这一带至少上百座。如果把规模更小的溶洞都算的话,可以说很多,数也数不清。”
伊岭岩的奇特风光目前尚未完全开发,进一步的地质调查工作还在不断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南宁还会有更多更美的奇观出现在世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