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郝红宪 摄像:王巍
采访
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王兆一
“二人转实际上它是东北三省,包括河北西部,就是承德一带,再就是内蒙古西部,都有二人转,但是它的根基是在东北,所以二人转它的形成是在最远能有艺人的记载的名字的事迹,是在乾隆后期,实际它真正形成二人转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种,什么都具备了,那还是清末民初,现在外界不了解东北二人转的就是好象就是一种二人转,实际上东北二人转是两种二人转,这三百年一直延续的是民间艺人的二人转,就是民间二人转。”
称长春是二人转的艺术中心,这话一点也不假。长春的二人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二百年前,就有民间二人转艺人在城乡活动着。人们常说的“北有榆树,南有梨树”,就是说这些地方的二人转演出活动开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活跃。二人转之所以在东北农村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小巧、灵活,再就是东北的气候决定的,因为到了冬天,冰天雪地的,就惟有二人转这几个人,能进老百姓的屋子里去演去唱,在东北看二人转对于农民来讲那可是一件大事,演出之前先要忙忙活活的贴窗花,写对联,放鞭炮…演员们画好了妆,二人转立马就演起来。
说道二人转的表演特色,有这么几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唱、说、伴、舞。还有绝活。
先说它的唱,它有一句话叫,千言万语以唱当先,所以看二人转首先是听唱。为什么人们愿意听呢,就是乡音锐耳,乡情感人。不管你是什么人物,所有人都能给你变成东北人的口音。
二人转的表演,更有“勾魂夺魄之力”,这是很独特的。一出戏,不管情节多么复杂,人物多么繁多,就是一旦一丑两个人,跳进跳出,一转身就变了一个人物,而且变得自然、顺畅,以形传神。
有人在评论二人转艺术技巧时说:二人转和群众“不隔语,不隔音,更重要的是不隔心。”
采访
吉林民间艺术团团长 金士贵
“所以你现在看我们的二人转的表演,它好多舞蹈语言、舞蹈语汇都是从秧歌里提炼出来的,但是现在有些发展了,借鉴了好多其他民族舞蹈的一些舞蹈语汇,绝活呢多半指的是扇子、手绢的绝活,这都是惟独我们二人转独有的。”
这把小小的扇子,在二人转演员的手里,不仅仅是一件道具,它要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各种各样的形状,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那一方小小的手绢,二人转演员也把它变成了有生命的东西。一会儿似车轮飞转,一会儿又象一面令旗,高高飘起,又缓缓落下,显示了二人转手绢功的独特技巧。这扇子功和手帕功又有很多的说头,像平腕、压腕、翻腕、甩腕、绕腕、抖腕、五花腕等等,技巧很多。
再一个就是说,二人转讲究的就是幽默的说口,说口有好几种。一种就是一上场一个唱丑的人出来,说一段快板啊、讲一段笑话什么的,这就属于说口。再一个是加在唱词里头的说口,又叫穿口,穿在了唱腔里。
见景生情,随时看到下面观众的情况,临时抓的口,就叫抓口。
如今,经过广大二人转艺人的共同努力,二人转艺术焕发了青春,也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