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张琳 摄像:刘才云
如果说艺术是一种美,那美是不是就是一种感觉,如果浪漫是一种意境,那这种意境是不是需要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烘托,如果有这样一个地方:金色的沙滩、阵阵的海浪、等候的帆船、幽静的小巷、别致的小洋楼,没有喧嚣、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音乐,那这里算不算是一个有感觉的浪漫之地呢!到鼓浪屿去吧!到那里可以追求到一种感觉,找寻到一种浪漫。
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音乐,绝对是鼓浪屿居民生活的重点,在这里你所听到,看到还有感觉到到的一切,跟音乐的关系是那么密切,就连平时的休闲串门方式也是用音乐来做主题的,人们称这种方式为家庭音乐会。
采访:厦门市鼓浪屿区居民 庄德昆
“鼓浪屿它是一个小岛,它跟外界不容易交流,惟一的就是说引进了外来的宗教音乐跟西洋音乐,钢琴,小提琴,这些东西在我们岛上生根发芽,懂得人多了,所以经常有时候串门串户的,去坐呀,去谈呀,他会自然而然地谈起这些音乐作品,最近弹什么曲了呀,你最近唱什么曲了呀……”
艺术的起源,跟宗教的关系从来都是有千丝万缕的。1840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厦门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平静的鼓浪屿也被沦为了“万国租界”。西方传教士紧随西方列强的脚步纷纷踏上这块小岛,他们在用传教的方式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改变的同时,也将西方的音乐文化传到了这里。
采访: 厦门市鼓浪屿区居民 庄德昆
“鼓浪屿它的音乐氛围主要是一个宗教音乐,给我们的音乐氛围会比较大一点,一个是环境的氛围,另一个是家庭的氛围,家庭氛围就是我们的父母亲,都是信基督教的,她也接受了这种宗教音乐,从小我们要睡觉的时候(母亲)总要哼着这种圣歌来哄着我们睡觉。”
就在西方传教士们促进普及了鼓浪屿西洋音乐的同时,无意中也推动了小岛建筑艺术上的多样性。起先是传教士们为了传教,纷纷建起了礼拜堂。接着,各国又在岛上兴建领事馆,加上其后的归国华侨建立起大量风格各异的洋楼,一时间鼓浪屿成为了有“凝固的音乐”之称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如今只见那一幢幢或异国情调或中国古典风格的小楼掩映在密茂蓊郁的绿荫里。从那些早已人去楼空的院落、油漆斑驳的门窗以及这永远昂首挺胸的守门石狮子,人们依然能够感觉得到那曾经的辉煌。而那相隔遥远的东西方文化,也在这个小岛上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惯看秋月春风,阅尽人间沧桑”现为厦门市博物馆的八卦楼,最显著的印记便是那模仿伊斯兰建筑的红色圆顶上八道不甚明显的棱线。如今历经百年它依然屹立于鹭江之畔,注视着厦门海湾城市的崛起。
福建路32号,现为厦门市演艺学院的“黄荣远堂别墅”应是岛上别墅中的阳春白雪。正面是罗马遍高圆柱颇显宏伟,不同形状的窗门设计,错落有序,园内的假山,亭榭,则表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中国与西洋建筑的华彩在这里和谐辉映,相得益彰。
这就是因海滩有一巨石每有海浪拍打便发出俨如击鼓般声响而得其名的鼓浪屿;这就是素有“音乐之乡”;“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鼓浪屿;而映入您眼帘的这块礁石,也许就是林巧稚幼时描绘理想的依偎;也许这脚下的小巷是马约翰晨练、林语堂上学、鲁迅赴约的小路;沿坡而筑的石阶上,也许还能听到少年殷承宗留下的琴声;“闽海雄风”的巨石,镌刻着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雄壮画面;白色建筑造型的钢琴码头在感受心灵的乐曲的同时,也在向远方的客人表示欢迎;流淌出动听乐曲的音乐厅也许是国际钢琴金钟奖在这里奏响,也许是柴可夫斯基少儿钢琴比赛在这里举行;各种名古别墅在展示绝佳景色和绝妙构想的同时,袒露着炎黄子孙的赤子情怀。来吧,到浪漫之岛鼓浪屿,这里的一石,一木,一楼,一巷皆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