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卢世林 摄像:张军涛
如果将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临摹下来,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更何况要把它绣下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恐怕更非常人所能及的。然而,开封汴绣厂所制作的绣品《清明上河图》就开创了仿制名古画的先河。
采访:开封汴绣厂厂长 惠国庆
“绣制《清明上河图》当时就是在1958年,经过设计人员还有绣工们通过了艰苦的努力,在针法上以及色彩上,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探索,最后终于把它绣制成功。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作为国庆献礼,献给了毛主席,当时国家领导以及专家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长期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刺绣,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据《尚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唐、宋时期刺绣已发展相当高的水平;五代后梁建都在开封,张率在《绣赋》中就描述了当时精湛的刺绣工艺,“极辇马之光饰,尽衣裳之鲜艳”,可见当时刺绣业的盛况。
采访:开封汴绣研究所副所长 魏吉安
“开封的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鼎盛的地步,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刺绣都非常盛行。宫廷里面专门设立一个“文绣院”,吸纳了全国的优秀绣女300多人,为宫廷里边制作一些绣品,在民间也是非常盛行的。大相国寺旁有一条街叫做“绣巷”,专门是全国绣女云集在那里边,制作绣品,也是一个销售的场所,连相国寺里边每逢寺院开放,一些尼姑做的一些绣品也在里边销售,所以说北宋时期开封的刺绣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完美的、很鼎盛的这样一个阶段。”
采访:河南大学教授 程民生
“北宋灭亡以后,一大批优秀的各种各样的工匠包括刺绣工人,都被金兵抓到北方去了,还有一部分逃亡到了南方,主要是在东南地区,杭州以及它的周围现在的浙江一带。开封刺绣元气大伤了,一蹶不振。但是在民间,刺绣仍然还是存在的。”
宋绣的兴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直到解放前夕,宋绣已经萧条、败落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宋绣”才从濒临灭绝的境地,逐步恢复发展起来。在总结前人刺绣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刺绣特色,命名为“汴绣”。
刺绣的针法就是刺绣的公式,也就是它的“秘笈”。汴绣的“秘笈”针法,是在继承宋绣的针法和广泛吸收民间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它是汴绣艺术的结晶。
采访:开封汴绣厂副厂长 程漫萍
“汴绣在建国初期,也就是我们汴绣厂刚刚成立时,那时侯的针法仅有十几种,一些绣女常用的几种针法,1958年这个时候,针法已发展二十几种,1982年进行一次针法调研,我们跑遍了河南的乡村进行搜集民间的刺绣针法,我们还到南阳、北京、洛阳等地收集一些古老的民间针法,后来总结出了新老针法36种。它们是:双面绣、反枪绣、辫子绣、盘金绣、盘银绣、席篾绣、打籽绣、编绣、发绣、小乱针绣、大乱针绣、羊毛绣、滚针绣、垫绣以及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等。”
采访:开封汴绣厂副厂长 程漫萍
“有一种针法很特别,就是“叠彩绣”,这种绣种适合绣制动物的皮毛,我们绣制一个小鹿,不但形象生动,而且立体感特强,特逼真。”
汴绣的特长在于绣制名古画。这是唐代张萱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的画作.它反映的是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人春天出游的情景。构图前疏后密,统一中有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为了表现原作的风貌,刺绣的时候采用了"平针绣"和"散套绣"的针法,体现了人物的丰满。面部神态的安详,以及丝绸衣着的轻盈、飘逸的动感。“应物像形”的针法的运用,绣出马匹的轻盈步伐,似乎有一种节奏感,衬托出阳光明媚的春季,鸟语花香的环境气氛,画面中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还将原画中历代收藏的印章也绣出来,以体现这幅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之作的艺术价值。
这是五代时期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卷》的画作,全卷分为五段,第一段“听乐”;第二段“观舞”;第三段“歇息”;第四段“清吹”;第五段“散宴”;整个画面线条工整精细,设色绚丽清雅而沉着,表现出画家的高超艺术水平。而汴绣《韩熙载夜宴图》运用各种针法,更好地体现了原作的艺术品质,二者对比,观众是可以自做结论的。
千年汴绣长传女红工绝艺,十指春风重现丹青佳品。中国汴绣,前程似锦,一定会在绣苑中绽放出更加艳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