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导:董鑫 摄 像:裴科
周末的夜晚,在郑州市中心的城隍庙,人们都可以看到由一群普通人自发组成的豫剧演唱队伍。在板胡、竹笙、云板的伴奏下,戏迷们粉墨登场,就连八岁的小朋友也不示弱,一曲豫剧《五世请缨》唱的是慷慨激昂,不时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豫剧起源于清代初期,因为是与河南开封等地的罗戏、卷戏合班演出,所以当时称“梆罗卷”和“梆子戏”。
采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刘建勋
“它就是产生在开封的一种唱三节棍的,所谓的唱三节棍的,就是胳肢窝夹一根长棍,手里面一个手拿一个短棍,敲着唱着、沿门乞讨的这种演唱方式,然后就演变成一种干梆戏,或者叫土梆戏。”
这是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板戏画,表现的是梆子戏的传统剧目《岳家戏》。河南的两个培养梆子戏表演的地方都在朱仙镇,一个称作蒋门,一个称作徐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来的戏班不用问,不是蒋门是徐门。”当时的梆子戏表演者都是男性,舞台设在乡村的土台子和席棚里。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越来越多的戏班开始进入城市,面对新的观众,土生土长的梆子戏开始了它的第一次革新。
采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刘建勋
“所谓它土、它粗,就是它往往按照一些乡下人,没有文化的那种心理去看事物,去表现事物,但是一到城市演出,它面对的是城市观众、市民观众和一些知识分子观众 ,这种土、这种粗,人们往往看不惯了,于是它必须改。
在当时的一些著名剧作家的参与下,一些雅俗共赏的梆子戏唱段开始在城市间流传,女性扮演的旦角也破天荒的登上舞台。当时号称五大旦角的陈素真17岁就被誉为“豫剧皇后”。1923年,以娱乐著称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甚至向全国发行了豫剧唱片。
1949年梆子戏开始正式称作豫剧,豫剧演员开始学习文化,学习戏剧理论,演员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在传统豫剧《花木兰》中,一个圆场,人物就从家乡来到了边关;音乐奏一段锣鼓曲牌,时间就过了12载;数十句的唱段,就能将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作为地方戏的豫剧,开始借鉴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采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派传人 虎美玲
“常香玉老师过去主要唱的是豫西调多一点,但是后来常老师就把豫西、豫东和其它的融合到一块了为豫剧所用,为人物所用,比方说常老师唱的《花木兰》,她后头那一段,自那日乔改办,乔装男子,这都是曲剧的东西,还有红娘的那些,张生你坐下听我慢慢跟你说,这都是京剧小锣的点子。”
1963年,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豫剧《朝阳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全体演职人员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剧中的许多唱段在流传全国。
采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刘建勋所
“这次改革使豫剧很快发展到全国16个省市,直到现在恐怕豫剧在从业人员和观众人数上,保留一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如果不加保留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2001年8月,新版神话豫剧《白蛇传》开始排练。白蛇依然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都知道的白蛇,青蛇却没有了,白娘子后面多了三个姑娘,他们分别代表了白蛇的善良、美丽、智慧和勇敢。新版《白蛇传》在剧情、舞美、音乐等方面匠心独具,并且加入了荒诞与黑色幽默的情节。
剧中现代舞蹈的张扬和传统戏曲水袖的表演浑然天成,使古老的豫剧散发出时尚的魅力。新版豫剧《白蛇传》在河南人民大会堂演出大获成功。
采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常派传人 虎美玲
“我感觉要大胆地走,这是很重要的,每一个剧种要想给后身留下东西,要想继承和发展,得大胆地走,就是走错了再回来也得走,走比站在那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