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清徐县有个农民杨宗新,今年50多岁,因痴迷于剪纸艺术,而远近闻名。剪纸像空气和阳光一样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像许多农村妇女一样,对剪纸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厚感情。
采访:杨宗新的邻居 王燕
“小王你什么时候开始学剪纸的?跟谁学的?”
“我上学的时候学的,跟我妈学的,我们村里姑娘都会剪、不会剪就嫁不出去。”
剪纸技艺作为评价媳妇灵巧水平的标志,使农村妇女自然地成为剪纸工艺的传承人。植根于民间的剪纸已成为逢年过节时,千家万户喜庆的装饰品,它所反映的内容离不开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它虽然不象珍珠翡翠那般华贵,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灵,它的创作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采访:山西省艺术馆研究员 张行吉
“剪纸的历史有多长时间了?”
“大约有三千年以上,过去剪在锦帛上,或者剪在皮革上,这就是剪纸的雏形。在新疆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对猴、团花之类的物品,就属于这类的东西。”
民间剪纸表现的是一种最原始的思维状态、她散发着一种大胆、活泼、自由、浪漫而富有生命力的气息,她饱满的构图给人以充实,圆润的线条给人以完美,对称的格局给人以安全,这种永恒的形式特征,再加上独特的认知生发的时空倒置,转换的四维创作方法,无不凝聚着生命的力量,这正是民间剪纸被现代人所能接受的,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这也正是杨宗新对剪纸热爱的根本所在。
采访:山西太原清徐县剪纸艺术家 杨宗新
“我小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剪纸剪得蛮好,(她剪的)很好我就看,看得多了,到了七八岁我就会剪了,我的水平就跟她们差不多了。那时她能剪什么我也能剪什么,其实这个剪纸很好学,不好学的是你的文学修养,是你的视线、视野,是你有没有构思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中国刚成立时才出生的杨宗新虽然是个农民但比祖母有文化。他当过兵、担任过农村的义务科研组长,他能画、能剪,还能用刀刻,他把自己对远古神话“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的理解变为剪纸,他还在剪刻《红楼梦》的十二钗中和“八仙过海”的民间传说里运用了夸张,变形的艺术,他用最简洁的手法,表达着最完美的境界。
采访:山西太原清徐县剪纸艺术家 杨宗新
“我的剪纸艺术当中也吸收了版画的一些艺术手法,吸收了版画的,以及国外的野兽派,立体派,马提斯,凡高,毕加索的艺术,他们也是夸张变形。因为风格跟我们的剪纸艺术很接近,所以我用上了一点。展(国展)出去,外国人还好喜欢。”
采访:山西省艺术馆研究员 张行吉
“剪纸永远不会消失,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比如像老杨那样的剪纸那永远不会消失。”
近几年杨宗新的新作《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送到北京、香港、德国展出后,中外艺术家给予了极好的评价。大家认为中国的剪纸艺术家们正在把过去只能作为“雕虫小品”的剪纸人物,拓展为表现大场面,大题材,大主题的大制作,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突破,作者有意回避了戏曲脸谱化的舞台模式,把人物的个性与心态准确地再现于剪纸当中。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窥见,剪纸艺术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