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至少有二千四百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乐器,能够如此自如地演奏贝多芬,的确了不起,难怪有人把它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采访: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童忠良
有人说是第八奇迹,这个是比喻,因为编钟出土以后,发现它有很多当时高文化内涵的东西,在当时世界上算是首屈一指的。
1978年初,湖北随州城郊的驻军,扩建营房时意外发现了曾侯乙墓,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一件稀世珍宝出土了。
采访:当时我在现场,它是慢慢地挖出来的,开始显出一个线条,黑的一个不知什么东西,慢慢第一层钟就出来了,小的编钟出来了,后来一看,就是不敢相信,这钟连钟架,钟体近5吨重,一直是挂在钟架上面,就像是在演奏一样,挂了二千四百年,所以不敢相信,好像我们整个时空换了,换在二千四百年前的一个演奏厅上面,钟正在演奏一样,壮观到极点了。
今天当人们在湖北省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罩远远地观看这套编钟时,依然会被它的壮观和精美所震撼。
这套编钟共有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曲尺型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其中最小的钟重2.4公斤,最大的钟重量达到了203.6公斤,这套钟连钟带架共用了青铜4421公斤。
编钟上刻有铭文3755字,这些文字确证了先秦时代中国已有七声音阶的存在和西周早期以前十二律已在中国形成。
采访:在两千四百年前,世界上古希腊文化是一个高峰,音乐方面也发展得很好,它的调式,它的乐器。但是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发现这套编钟,无论从乐器本身的规模,所含的音域包括它的半音,以及上面的乐律体系,在世界当时都没有。那么和整个希腊的音乐比美,应该是遥遥领先的。
这套曾侯乙编钟解决了中国和世界音乐史上的许多疑案,也反映出了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青铜冶铸方面所达到的极高水平。
采访:第一它是铜和锡比重配合得非常好,音色很美,又很响亮,共鸣也很好,因为共鸣太多了作为乐器不是很好,这在冶金上是很了不起的,再一个是一钟双音的结构。
曾侯乙编钟浓缩了中国当时在音乐、律学、声学和冶铸等多方面的成就,是古代中国人聪明才智的最形象见证。
曾侯乙墓中和编钟一同出土的还有编磬和琴、箫、鼓等古乐器124件,数量之多足可以组成一个大型乐队。还有大量制作精美的铜壶、铜尊、铜鼎等生活用品和礼器,它们生动地折射出了当时和那个钟磬合鸣,多姿多彩的礼乐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