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西侧勘探时,发现了一座大型陪葬坑。在这个陪葬坑里,出土了被誉为“国之瑰宝”的秦陵铜车马,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车马。这两辆铜车马均由四匹健壮的马驾驶,但车的形制却不相同。文献记载,像铜车马这种形制的车,是古代天子出游时、车队中的两辆随行车。如果这两辆车单独出行,第一辆车为开道的立车,又叫高车;紧随其后的第二辆车,为安车。高车车体小巧,车舆呈长方形,上面立有一长柄的圆形伞,伞下有御手站立。从车上配备的弩、盾等兵器可以看出,这辆车属于秦始皇车马依仗队中负责警卫的戎兵车。与高车相比,安车的形制比较特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王学理:所谓2号车 安车 形成一个方形的大盒子 里边可以坐 可以躺 两侧有窗 前有窗 后有门 如果把门窗关紧 就可以保持温度 如果打开以后 就可以通风 所以 这辆车又叫“辒辌车” 是主人乘坐的车
古代帝王车驾专用,这一制度自从阶级社会开始就已经出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对车制进行了较大改革,不仅规定车轮间的距离要一致,而且对驾车人的服饰也有明确要求。铜车马就是秦王朝车舆的再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王学理:当时秦代秦始皇有个制度 秦始皇要出行的话 有一个大的车队 所谓大驾卤簿 小驾卤簿 法驾卤簿 那大驾卤簿要81辆车 浩浩荡荡 形成了大的队伍 那谁在前 谁在后 那是有礼制 有讲究的
专家测定,这两辆铜车马是用锡青铜铸造而成,总重量达2.3吨,而每辆铜车的重量都在一千公斤以上,两套车马的零部件多达7000余件,其中最大的部件是龟背形车盖,面积约2.5平方米,最小的零件不足0.5平方厘米。古代工匠们采用铸接、焊接、镶嵌、套接等十几种工艺,将几千个零件组装在一起。其中,运用最广泛的连接方法是子母扣连接,笼头、缰绳等鞍辔(配)上的数千个小型装饰构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连接成一条条曲展自如的活动链条。
铜车马展现了秦代卓越的青铜铸造工艺及雕塑水平,尽管铜车马仅有实物的二分之一大,但从铜御手的姿态、服饰、形体比例,到铜马的造型装饰,都十分严谨逼真、浑厚大气。而在铜车马上饰以彩绘,既衬托出皇家车马的尊贵气派,又如同给铜器加了保护层,从而延缓了青铜器的氧化过程。可以说,在青铜器上饰以彩绘是秦的一个创造。
尽管铜车马铸造精良、装饰华贵,但它们并不是秦始皇的宝驾。史料记载,秦始皇乘坐的车有六匹马驾驶,又被称为金根车。然而,除了史书上的记载,人们至今还未发现任何实物资料。那么,秦始皇陵园里会不会有金根车?如果有,这一比铜车马还要华贵的天子宝驾,又会带来哪些惊人的发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