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许多天津人都是伴随着曲艺的吟唱之声迎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满街争唱三簧腔,曲院处处赛京城”的记载用来描述今天天津人对曲艺的痴迷似乎仍不为过。
尽管天津每天都没有减缓其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但许多天津人依然认为这座城市的特色之一就是其浓郁的曲艺风韵。
采访:你们要把天津的特色拍出来,采访曲艺就挺好的。
天津是京剧和河北梆子以及评戏等地方剧种的发祥地,据有资料可查的统计,天津近三百年的曲艺历史上共有过七十二种曲艺种类,同时天津也是久负盛名的戏曲演出码头,一代大师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都曾唱红天津。天津曲艺最早兴盛于民间的状况,在画家杜明岑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采访:这是最纯朴的民间文艺活动,比如说相声的,唱梅花大鼓的,单弦,唱京东大鼓的刘文斌,这都是很有名的,还有河南坠子等。
天津曲艺独特的现象一直深受艺术界的关注,这也正是天津戏曲研究所的周春玲撰写的《天津曲艺志》中要论述的一个重要内容。
采访:天津人对曲艺有很深的感情,天津老百姓非常自豪天津有曲艺之乡这样的称号,因为以前有这样的说法,一个角不到天津就唱不红,唱不红就不能进北京,可是如果你去了北京而没有来过天津,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唱得好。北京发源,天津发祥,很多曲种,北京是发源地,比如京韵大鼓,音弦都是北京发明的,但在天津把这个曲种唱红了,所以天津就号称是曲艺之乡。
天津人对曲艺的热爱造就了许多曲艺世家,马三立和马志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马派相声不但享誉天津卫,同时也闻名全中国。究竟是热忱的观众造就了曲艺家,还是曲艺名家培养了成熟的观众,这是一个令人饶有兴致的问题,但观众对名家的作用则是每个天津曲艺家都有不敢忽视的。
采访:就说我们现在这个曲艺,先不说相声,这大鼓,你唱半截,忘词了,台下就会跟上,就给你提词,他们都会,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的发音,用腔他们都掌握,所以,在这些观众当中想要站住,不下点功夫,不要说成名,能干就不容易。
和以往一样,名流茶馆每天下午都要上演曲艺节目。由于今天演出的是天津曲艺学校的学生,因此,台下的票友们听得格外有趣,看得格外认真,因为在小演员面前,老戏迷除了发自内心的捧场外,当然也不忘使自己表现得也很专业。
采访:它最吸引我的是那种唱腔、韵味,还有它的动作、眼神。未来理想是什么?我未来的理想是当一名合格的曲艺演员。
因为我父亲就是干曲艺这一行的,他参军的时候是唱快板,所以我也喜欢这个曲艺,然后我爷爷偶然一个机会听说有这样一个学校,就让我来了,我就喜欢上这个曲艺了。
舞台虽小,但曲艺却不会因此而变小,这小小的茶馆天天都在上演着曲艺之乡天津的一个个生动故事。舞台虽小,但曲艺却不会因此而变小,这小小的茶馆天天都在上演着曲艺之乡天津的一个个生动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