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董鑫 摄像: 俞乐观
流经中国广西西部的左江,发源于越南北部。沿左江及支流明江两岸,奇峰耸立。顺流而上,一幅幅赭红色的崖壁画,时断时续地分布在沿江数百公里的悬崖峭壁上,为世界原始崖壁画所罕见。
壁画,壮语叫做“芭莱”,汉语就是“花山”的意思,人们把左江与明江流域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壁画”。这些画在陡峭山崖上的2800个图像,最大的有3米,最小的约30厘米。它们虽然经历了千年风雨,但依然清晰可见。这些手舞足蹈的小人对旅游者来说,不过是一幅远古时代的图画罢了,但对考古学者来说,却隐藏着许多历史之谜。
采访:广西社会科学院壮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潘其旭
“因为这个也是反映两千多年前的壮族先民一种生活形态、一种生活状况,因为我们壮族没有文字。你要研究比较早一点的壮族先民的历史,那很难找到一些根据,历史其实就画在这了,用这个画来说明了当时的一种场面,通过这个场面,我们可以慢慢的追溯它的历史。”
早在1985年,潘其旭先生就同其他80余名学者组成一支考察团,对左江流域崖画进行了迄今规模最大、学科最多的一次考察。通过现代科学手段,专家们虽然能够测定这些崖画的创作年代属于春秋战国至西汉年间,但是对于这些或起舞,或跳跃,或挥刀,或持盾的这些姿态各异的人像所反映的内容却是说法不一。
崖壁画上的人像大都马步而立,两手屈肘平举,粗壮高大,颇似武士形象,所以当地壮乡的武术家认为,这是远古时代当地先民的习武图。
广西自古就是壮族的聚居之地,武风昌盛,当地上了点年纪的农民,大多会几手壮拳。据说,壮拳很早就形成流派,一千多年来广泛流传于广西的西南一带。从功法上看,画在左江花山壁画的人像动作与现在的壮拳动作非常相似。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广西中医学院的科研人员。1984年,他们从民族医学史的角度也曾对花山崖壁画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人像两手上举,肘部弯曲成90度至110度,半蹲状,两膝关节同样弯成90至110度,这是一种典型壮族地区的功夫动作。壮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阴湿多雨,通过对腰、膝、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达到祛病强身效果。
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就懂得医术,壮医中的绝活也有很多。比如“药线点炙”,只需一条线、一盏灯就能治疗畏寒、发烧、麻木等等病症。另外,壮医的针挑、火针、熏洗、鼻饮、刮痧等诊疗方法,无一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花山壁画所反映的宏大场面,在壮医专家看来,人像的动作更是体现了“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壮医理论。
采访: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 中国民族药协会的副会长 王汉儒
“大家都看了,那个花山壁画,整个人物,一个是这种形态,第二个动感很强,是一种动作的形象,不是说光这样坐在那里就不动了,所以这样来说这样一种形势可以达到锻炼关节、肌肉、腰、腿、肩、肘等关节的作用,那就达到治疗风湿的目的,这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们认为跟医药是有关系的。”
花山壁画中除了人物之外,一些像铜鼓、铜锣、藤牌之类的圆形物件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铜鼓,一直被认为与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有关,而祭祀在古代又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现, 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是模仿青蛙动作的群体舞蹈动作,是壮族先民蛙图腾崇拜的再现。
汤建智 ,国家一级导演,三十年前开始醉心花江崖壁画的研究,一直痴迷利用舞蹈来破解花山壁画,并终于在上世纪的80年代根据壁画的人像动作编排了大型舞剧《花山战鼓》。
崇拜蚂拐,也就青蛙的壮族人,生活中有蚂拐节。节日里,壮民的舞蹈中有像蚂拐蹦跳一样的动作。壮族舞蹈突出一个“方”字,它也是一个山的形象。蚂拐的动作是方形的,而花山壁画上的祭祀舞蹈的形象也是方形的,因此不管专家们如何猜测破解,这些千姿百态、历经千年的崖壁画仍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难解之谜。经历了如此久远的年代,壁画的颜色仍然鲜艳如初,先民们究竟用的是什么染料?在如此陡峭的崖壁上,那些人像又是如何画上去的呢?画中高大的巨人是神话还是历史的再现?绘画的人早已不在,答案又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