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张韶明 摄像:王喆
厦门海堤是厦门岛连接大陆的一条跨海长堤,修建于1953年,全长十华里。它全部用花岗岩筑成,在海堤上除了一条铁路横亘在右边,它的左边是一条现代化的公路,两旁的胸墙左边通电缆,右边是水管,设计的极为科学。2002年的冬天,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聚到了这里。这个海堤留下了他们和无数同胞的青春印记。他们在这里淌下过汗水,流下过泪水,甚至还付出过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采访: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副主任 丁德举
“做海堤,一个就是为了巩固国防,保护海港,第二个为了发展厦门经济,恢复经济。”
那是一个产生奇迹的年代,当第一列火车通过海堤驶进厦门的时候,人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很多人流下了眼泪,喜庆的秧歌扭了起来,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这一刻起,厦门,这个自古以来的海岛城市从此变成了一座半岛城市。
五十多年来,随着一辆辆火车、汽车在这条海堤上来回穿梭,厦门的经济也飞速的发展起来。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老人们侃侃而谈。
采访:原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宣教科长 廖延豹
“海堤建的时候,开始建的时候正是抗美援朝的开始,因政府国防的需要,才批准了我们搞这个海堤,海堤本身挨一百多个炸弹,还有两条船被炸沉了,我们牺牲了一百多人,是我去处理的,有这种的轰炸生命的危险,再有都在露天操作,当然非常的辛苦,不是一天八小时的问题,跟着潮水干,晚上潮水晚上干,白天潮水白天干,这样工人干部,都没有怨言。”
“在建国伊始,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建一条十里跨海长堤,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但海堤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在敌机疯狂地轰炸、扫射下,先后有150多名海堤员工遇难,民工和干部们抚着亲人的尸体,含着悲痛的眼泪,把工地当战场,把手中的工具当刀枪,硬是“与敌机抢时间,防空不减产”。面对大浪冲走的石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就像当年的愚公他们把移来的山石筑成十里长堤。建海堤的时候,为了抢时间放在船上的石头用笼子装起来,一边放一个另一边放三个,放一个的一边用棍别住.船顺着水流向前行,到了堤口,一抽棍子,一个这边的笼子掉下去了,三个那边的一失重也就不费力气的掉下去了.”
采访:原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计划处主任刘炳林
“碰到台风海浪来它会卷走,碰到厦门历史上最大的台风,每秒是60几米的速度,一般12级的台风32米,它是60几米比12级还大了一倍,厦门那时水势是非常大,我早上跑来看,我还认为垮掉了,结果是好好的。”
采访:原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组织科长 刘维灿
“我们海堤当时建设的时候没有一辆交通工具,没一辆汽车,没有一台机械设备,全部靠人工,肩挑呀,手推呀,还有帆船这个运输,所以当年卢嘉锡先生就把我们这个海堤喻为伟大的手工业工程。”
十里长堤跨碧海,万年艰险变通途。厦门海堤是厦门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半个世纪以来这座纪念碑耸立在海堤边上,它亲眼看到海堤上来往的火车、马车、自行车和从航道穿过的船只,看到了火车运进来鞍山的钢材、漳平的烟煤,看到来自祖国各地慰问前线英雄的亲人;厦门的电机也从这里送到遥远的新疆,车胎、胶鞋、电池送到广大的农村……而令后人不能忘记的是:海堤建设者竭尽聪明才智,仅凭着钢钎、大锤、板车、木船,风餐露宿,夜以继日,战胜一些艰难险阻的海堤精神。十里长堤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的厦门,已是高楼鳞次栉比,产业兴旺发达,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城市。而这一切,都是与这座海堤紧紧相联的,海堤建设者的豪迈气魄和英雄壮举将永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