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厦门]《陈嘉庚 倾资办学》2003-61(182)


  编导:肖白 摄像:张军涛

  隔水相望的这一片典雅的建筑群就是厦门著名的集美学村,它是1913年陆续开始创办的,到今天已经有整整90年的历史了。这些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幼儿园等等,总共有几十所,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规模宏大,设备完善。

  谈到这些学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伟大的名字—陈嘉庚

  陈嘉庚先生1874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集美镇,17岁时赴新加坡从商,成为一个出色的实业家,被誉为“橡胶大王”。人们都知道他一生倾巨资办学,但却可能很少知道他生活的俭朴。

  采访 :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 陈少斌

  “陈嘉庚先生的办学精神,他的思想基础是为了培养人才,建设祖国,富强祖国,而不是为个人目的。所以,他首先在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下,1910年参加同盟会,参加同盟会以后他就抱着振兴中华,要办两件大事。一件是振兴实业,一件是普及教育。所以,他一方面在南洋拼命地做生意,积极地做生意,努力的赚钱办学校。一方面在国内兴办各级各类的教育事业。他曾经这样说过,教育的经费要靠实业,没有实业教育的经费从那里来?而反过来实业的人才要靠教育,没有教育实业人才从那里出?总而一句话他的财产不为儿孙。”

  陈嘉庚办实业赚的钱都用来办学校,培养人才。而他个人的生活却非常节俭,他1918年给集美学校的学生作报告的时候说,他在新加坡每个月除正常费用外花费不到两元。

  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参政议政,国家给他定为三级工资,每月工资加上地区补贴是539.80元钱。但是他每天只拿出5角钱即一个月15块钱作为他个人的生活费,其它都用作建校的费用。

  他穿的、用的都是破破烂烂,一些衣服、帽子、鞋子都要穿几年、十几年。他故居有个蜡烛台,没有点完的蜡烛还保留着。

  采访 :陈嘉庚研究会副会长 陈少斌

  “当时我们这边的电厂晚上十点钟停电。停电以后他还要处理生活和工作。他就捡了一个破杯,破掉提钩的杯倒转过来点上蜡烛作蜡烛台。我们在他身边的干部就劝他说,你这个烛台不好看。你接待的不是将军、首长、就是海外的大华侨,这个不雅观,买个新烛台换了。几次给他进言他都不要,他不但不要反过来还教育我们的干部说:该花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钱都不能浪费,说出了他一生用钱的原则。”

  陈嘉庚先生一生创办的学校总共有118所,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用在了教育上。

  “归来堂”是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建成的,象征着海外华侨不忘故土、不忘家乡。

  “嘉庚公园”是陈嘉庚先生1961年逝世后,人们为纪念陈嘉庚先生而兴建的。

  陈嘉庚先生赢得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因为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为老百姓而不是为他自己。毛主席赞誉陈嘉庚先生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所创办的学校,他的精神更是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现在的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都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重点院校,陈嘉庚在海外的资产仍然是这些学校的永久经费。

  陈嘉庚的业绩和他的精神都将是永存的。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