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张韶明 摄像:方兵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为国家和百姓做了好事而受到拥戴的杰出人物,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公德,总是为其建祠立庙,敬若神明。开封包公祠就是开封人民纪念包拯功业的一座祠堂。
采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开封包公研究会副会长 王乃玉
“包公姓包,名拯,叫包拯。在中国历史上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和政治家,他在开封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做官大约15年左右。而且最有名的是包公治开封府。包公做官清正廉明,有“民本”思想,比较关心民间疾苦,断案比较公正,所以群众都比较拥戴他。”
宋代包拯权知开封府,执法如山,名扬天下,人们敬称“包公”和“包青天”。他去世后,开封人民历代都建有包公祠。据《汴京遗迹志》载,“包拯希仁尝尹开封,有异政,厥后汴人思之,立祠于府治厅事之北”。厥后即逝世后,但究竟始建于何时,岁月缺考。然而最迟在宋末金初(开封沦为金人统治)和南宋时期,开封就有包公祠。历史上,开封由于多次遭受黄河水患和战乱,包公祠屡建屡废。重建的包公祠坐落在碧波粼粼的包公西湖上,三面环水,一面与环湖路相通,庄严气派,令人肃然起敬。
北宋有《开封府题名记》碑。在人们观赏此碑时,因仰慕包公大名,常在其名字处指指点点,久而久之,竟在其名字处磨成了一个深深的指印,“包拯”二字几乎难以辨认了。包公可谓“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了。北宋的那块碑现存开封博物馆,包公祠里的这块碑是1987年照原样复制的,然而短短20多年的时间,这块碑上却也留下了深深的指痕。
采访:开封包公研究会副秘书长 李学良
“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是北宋年间立的,在这上面记载了所有做过开封府府尹的人。因为包公在北宋年间比较有名,而且现在的人们到这个地方来参观都要找包公的名字。那么时间长了,找到包公的名字以后呢,就用手指点“包公在这个地方”。时间长了呢,这个地方就留下一道深深的指痕,表示人们对包公的敬仰。”
包拯为表示与贪官污吏水火不容的决绝态度,写了一则《家训》,从这则《家训》可以看出,包公对贪官污吏的极端憎恨。他将子孙做官不得贪赃枉法作为一条铁的家训,家法之奇特严厉,真是世所罕见。他还请来工匠,把这则《家训》刻在石碑上,树立在堂屋西壁,昭示后人。
采访:开封包公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乃玉
“治开封府期间的包公,他有一个改革,就是诉讼制度的改革。在包公治开封以前,群众如果到开封府告状,必须先把状子交给府吏,然后由他们转呈。这期间,府吏可以从中作弊或是敲诈,所以群众很难见到府尹。包公把每逢他坐堂的日期正门大开,把这个门打开,群众告状可以拿着状纸直接走上大堂,亲自把状纸交给他他亲自理案所以包公断案比较公正,他这一项改革有很关系.”
包公对诉讼制度的改革,深得民心,人们交口称赞,史不绝书。后来,在关于包公的戏剧小说和传闻中,便演义出一段“包公倒座南衙”的佳话来。这个传说虽然有误,但它表明了包公在人们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威望。
包公主持开封府,惩恶扬善的旗帜非常鲜明,有“凛然不可夺之节”。他曾说过:“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邪佞者虽近必,忠直者虽远必收。”历史上记载说,包公“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信),故人亲党皆绝之”;又称他:“知开封府,为人刚严,不可于以私”。当时京城流传一首民谣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把他比作铁面无私的阎罗王。
当时史书和民谚对包公这些记载和说法,也许不无夸大之处,但绝非虚言妄语,它活画出了一个清官廉吏的高大形象。据传,就连小儿在街上嬉闹吵嘴,一急便说:“走,到开封府去!”如同在家玩耍那么随便,好象开封府一定会给他们公证评论是非似的。这也反映了平民百姓对包公的高度信赖。
采访:开封包公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乃玉
“近几年来包公的名声很大,海内外都很有影,现在响。不但咱们国内的游客来开封参观都要到包公祠来祭拜包公,而且海外的(游客),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新加坡泰国还有咱们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他们也都很崇拜包公,影响也比较大。现在咱们开封这个包公祠是比较早的,现在全国有几个包公祠.开封一个包公祠,合肥一个包公祠.肇庆还有一个包公祠。另外,还有一个山包公庙这是咱知道的。另外,澳门有个包公庙,新加坡有包公庙,台湾也有包公庙,很有影响。”
包公从嘉佑二年三月上任,到嘉佑三年六月离任,在开封府共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包青天”、“包龙图”、“包待制”等几个响当当的美称,一直传颂古今。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与国别,却有着共同的敬仰--包公。千百年来,包公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丰碑,他给人以生存的力量,给人以坚韧的求索,给人以师法的典范。自金、元以来,包公祠就一直香火鼎盛。这正是英名千秋的无限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