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赵忠义 摄像:张冲
1636年9月19日,徐霞客在胜水桥登船出发,开始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旅途,溯江探源。这一年徐霞客52岁,已是过了半百之人;他自喻到“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根据年龄和体力来看,徐霞客已到了长途跋涉的最后年龄。
400年前,江南人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船,不能行船处,就靠步行来完成。从22岁徐霞客出游无锡锡山与惠山开始,每到一处,他都要做一些记录与探究;正是因为这些记录,今天的人们才得以认识这位生活在明朝时的旅行家和地理考察学家。1609年徐霞客北上冀州,考察了黄河并做了详细的记录,这时一个疑问在他脑海中出现,北方的黄河和流过江阴的长江那一条更长,在其后20多年时间中,他又三次考察黄河,多次分段遍访长江下游的扬子江,一直得不到答案。
距长江仅有20公里的江阴马镇是徐霞客的家乡,这里除了祖上留下的祖居和祖产外,还有祖墓与宗祠,以及供子孙后代读书和交游的藏书万卷楼与梅雪轩;由于家中藏书十分丰富。徐霞客自幼就饱读史书,他常常将书中的描述与自己实地考察相对照后,提出问题。
采访:吕锡生(无锡徐霞客研究会会长)
他从书本上看到的 是黄河的水要大于长江 因为什么呢 书上面根据《禹贡》所讲 黄河发源于积上就是发源于昆仑 而长江发源于岷山 但是 徐霞客到了北方看到了黄河 发现黄河的水不及长江的三分之一 于是他提出了 为什么会河源长而江源短呢
与徐霞客同行离开江阴时共有4人,僧人静闻、仆人顾行、挑夫王二;徐霞客一行并不是沿江一路考察,而是由江西进入湖南、广西、贵州,最后到达云南。在离开江阴16天时挑夫王二便不辞而别逃回江阴;在湖南过湘江时又遭遇强盗,仆人顾行身中四刀,霞客落水得以逃生,这之后,顾行与静闻先后病倒,靠着年轻力壮,顾行熬过一难,而静闻却在南宁病逝,即便如此,主仆二人,还在广西和贵州考察了大量溶洞和喀什特地貌,并作了详细的记录。在400年前的明代;徐霞客能常年出游考察,依靠是什么呢?
与兄弟分家后的徐霞客与母亲王孺人住在一起,家中有千亩田产;徐霞客祖上四代人都没能考取功名,徐霞客也放弃了科考。徐母知书答理;对霞客出游十分支持;在她80高龄时还同儿子一起在无锡旅游。她对徐霞客说你每次出游回来将名山大川对照地图讲与我听我就很满足了,在家中徐母除善种篱豆外,还开办了一间有二十台纺布机的作坊,明万历年间江阴一带手工业已相当发达。这些都是徐霞客能不断出游的主要资助。每次出游他必带两件物品,一是母亲手织的冠帽,二是家中的田契。
这一次出游西南,一路上风餐露宿,饱经风险;重点针对古书《禹贡》中有关岷山导江的记述进行多次考察和记录;历经两年多时间,终于抵达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在云南高原徐霞客沿江反转数次,推断出长江正源必为金沙江。兴奋之余写下了《溯江纪源》,从万里之遥寄回了江阴。回到丽江鸡足山,徐霞客感到浑身上下奇痒,就向有蚂蚁在爬;他知道自己病了。
采访:吕锡生(无锡徐霞客研究会会长)
在鸡足山修地方志 修修地方志 病越来越重 到后来奄奄一息了 那么徐霞客到底患的什么病呢 根据今天的医学角度来看 他得了骨髓炎
离开家乡已有三年,徐霞客还计划考察四川峨嵋等地;这使得仆人顾行下决心独自返回江阴,顾行走后对徐霞客在客观上影响很大;在云南的佛教圣地鸡足山,他埋葬了僧人静闻的遗骨,了却了一件心愿。在丽江纳西族太首木增的邀请下,徐霞客在悉檀寺一边养病一边为鸡足山修志,愈三月、志修成,而病情不见好转,人也不能行走,徐霞客面临客死它乡的抉择。木太守常常在夜里看到霞客独自流泪,心中很难过,他知道霞客在想家。
采访:吕锡生(无锡徐霞客研究会会长)
木增不惜任何代价 决心要把徐霞客送回家乡 徐霞客在木增的精心护送下 经过156天 转辗在云南四川交界的山林中 到达了湖北的黄岗 在黄岗登船6天 到达江阴家中
回到家中的徐霞客又看到了胜水桥,他心情好多了;这时他想到了好友黄道周在京城关在狱中,就叫儿子徐屺进京探望,儿子回到家中向父亲描述了黄道周在狱中所受之苦,在病中的徐霞客听到好朋友的遭遇,老泪横流。
采访:吕锡生(无锡徐霞客研究会会长)
徐霞客听了非常痛苦 感到自己的好友受俗世的折磨 所以他感到明朝这个政府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 于是他就不食而终 他就不吃饭了
徐霞客游记刊印版出现在乾隆41年,这时徐霞客已去世135年,民间最早流行的游记是由季梦良、徐建及、史夏隆等人手抄整理而流传的。如今尚存游记有6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