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这陶罐、瓷碗,作为出土文物,它们是再普通不过了,但由于它们是在成都的杜甫草堂被发现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就非同寻常了。
这是一处大型唐代遗址,是在2001年11月20日,草堂的工人铺设下水管道时在地表下一米左右发现的。这里出土的有明确纪年的唐代碑文、居住遗址、生活用具以及水井、亭台这样的环境遗址,充分展现了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时的生活风貌。
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博士 荣远大:过去在杜诗当中,对当时草堂的境况一些描述。比如说杜诗里就讲“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唐代杜甫那个时候,唐代的亭子的结构、规模、大小怎么样,一直是没有实物证据。那么这一次我们在发掘唐代遗址的时候就发现唐代亭子的基础。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 周维扬:杜甫在诗歌里描述了他的近邻和远邻。他说:“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又说“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那么这次出土的唐代遗址和他的一些生活用具,对他的诗句都是一种充分地印证。
“诗圣”杜甫是于公元759年为避“安史之乱”而携妻带子来到成都的。在亲友,特别是在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他在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算是在成都安顿了下来,并在草堂生活了三年零九个月。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 丁 浩: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茅屋,是我们九十年代根据广大游人的要求,因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太出名了,大家都知道,老幼皆知这首诗,所以到了成都以后都要来看杜甫的茅屋,所以说应广大游人的要求,我们根据杜诗的描写,还有根据后代重建草堂的格局,重建了茅屋。
杜甫在成都时,成都是一个富庶繁华的都市。唐代“扬一益二”说法中的“益”指的就是成都。杜甫在《成都府》中就曾这样描述说“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这首诗是他到成都后写的第一首诗。
在成都,虽然杜甫过得是寄居生活,但总算是结束了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 丁 浩:杜甫居住成都的时候,根据他诗歌的描写,他是一个基本上相对安定,但是生活也是非常拮据,比如他的诗歌“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有的版本是“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这是一种情况,还有“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就是说到邻居家去赊美酒喝,但是自己没有钱,还是很拮据
在草堂的日子里,杜甫过得一直比较清苦,但生活的相对稳定还是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这时期,他总共写下了240多首诗歌,诗风基本是田园格调,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样千古流传的佳句就是这时写下的,但杜甫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因此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还是感人至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四川省杜甫研究学会会长 张志烈:从唐朝开始,对杜甫的评价就很高。韩愈就讲了一个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个话用现在的话说是定板了,是盖棺论定了,是定板了,同时代比他稍晚一点的,跟韩愈同时的元稹(微之),对杜甫的集大成的诗有一个评价,“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他把中国诗人古往今来最好、最有价值、最高的诗都融会贯通集大成,所以说他的思想、他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是中国诗人第一。
公元765年,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叶落归根的想法更促使他回归中原,于是他经乐山顺江而下,准备经襄阳回洛阳。
公元771年冬天的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在从湖南潭州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贫病交加的“诗圣”杜甫走完了他郁郁不得志的一生,终年59岁。这个亭子的直径有4.42米,亭子中间没有顶梁柱,它的柱子是在亭子的两侧。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其势,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