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确有这样一条街,街牌写着十三行,但街上却找不到了十三行的影子。
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在广州设立了粤海关,第一次把经营进口贸易的商人从一般商人队伍中分离出来。
广东的洋行制度开始建立,洋货行商也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行业。当地人叫它十三行。广州洋行为什么叫十三行,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但的确,当时所有的洋行都是聚集在今天的十三行街一带的。
1822年9月18号,这里着了一场大火。有文献形容:“火之大者,烧粤省十三行七昼夜,洋银熔入水沟,长至一二里,火熄结成一条,牢不可破。大火烧掉了十三行,满街水沟里的银圆显现了十三行当时的富有。十三行我们没有看到,但我们在海外收藏的一批水彩画里看到了它。
当年来广州做生意的外国人很喜欢这种画,大批的购买。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在广州珠江北岸的十三行地区内,出现了一间又一间专售外销画的商铺。在外销画兴盛的100多年时间里,广州从事外销画制作的人很多,但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留下姓名。啉呱是他们中最有名气的画家。他在十三行街面上还开了自己的店铺和画室。他弟弟也是画家,这就是弟弟庭呱画的十三行一隅。19世纪30至60年代,是广州外销画最为鼎盛的时期。在广州十三行附近有约三十家商店卖通草纸水彩画,有二三千人受雇制作这些画。
1757年,清朝政府宣布只留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广州因其特殊的地位,而成为了一个闻名中外的对外贸易口岸。广州的洋行商人们也因此成为一批享有特权的官商。
关于十三行当年的繁荣和商人们的富有,在美国人亨特的《旧中国杂记》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们自己的住宅,我们曾去过几处,其中最美丽的是潘庭官的住宅。这里到处分布着美丽的古树,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果树……”
在十三行的商人中,潘家是最有名声的四大家之一。这就是十三行行商的早期首领潘振承,1781年,他就明确向英国人表示,不愿意经营鸦片买卖,1835年,当英国人要用武力保护鸦片走私时,他的孙子潘正炜和十三行的很多行商,给广东的虎门要塞捐资铸造了40门大炮。后来潘正炜又独自捐巨款,购买了一艘夹板战船给政府,以实际行动显示了商人们的爱国良知。
十三行的商人们还曾出资做了一件事情。1809年,他们得知英国医生在澳门传授接种牛痘的医术,便资助他在广州开设了“牛痘局”。为广州的居民接种牛痘,前后种牛痘者有100万人。广东人丘熹学会了接种牛痘后,专门著书《引痘略》。
1828年,潘家人又专门购买了一批牛痘疫苗,运到北京,为北京居民接种。促成政府颁发了“牛痘法”。此后,这种医术传播于全中国。西医医术渐渐为中国人所认识。
尽管今天,这里只有一个街名了,但十三行仍能让我们去想象它的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