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说,上海造轮船距今有34个年头。1865年清政府开设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可称的上中国的工业母厂。1868年8月,该局第一艘机器轮船“恬志”号下水。鲜为人知的是,1919年至1921年四年间,江南造船局,制造了4艘排水量均为17500吨的万吨轮,还都是美国政府订购的呢,当初曾轰动一时,令国人为之振奋。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前身为英商马勒机器造船厂,自1928年建厂到共和国成立的20余年中,其主要经营,不过是修理小型船舶的业务而已。1952年,马勒船厂出租给海森实业公司,并同时再转租给船 舶工业局,同年2月19日,更名为沪东造船厂。
采访:我是1952年进厂的,那时还是破破烂烂的,因为那时接收过来以后,造船还是造驳子,那时起重机只有一台,是以前遗留下来的,一般钢板上船头都是人扛的,肩膀扛的,那时造船真是要很大的力气啊。今天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比起昔日的马勒船厂,自然有天壤之别。现代化的装备、技术、管理和产品,以及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使今天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成为上海近代船舶工业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50年代中国第一代火炮鱼雷艇,到90年代末具备制造10万吨级大型船舶的能力,沪东人写下了不少中国造船史上“第一”的纪录。中国的海军建设,海运事业,海上勘探甚至航天事业都刻下了沪东人的卓著功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写过上海船舶工业乃至中国造船业里浓墨重彩的篇章。
采访:上海的船舶工业能够建造世界上任何的标准和规范建造各类船舶。所以,上海的船舶工业,整个造船总量已经占了全国的一半,也就是占了半壁江山。浓墨重彩的篇章,却是一代代的沪东工人严谨踏实,一路向前地“遣词造句”而写成每一个焊缝,每一颗铆钉,不打100分,是不能交卷的。如果说上海的船舶工业,其总量已占全国的半壁江山,那么,这半壁江山就是由这些普通的造船工人们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支撑起来的。今日的沪东人,面对全球经济,沪东人同样无路可退。
船舶工业是一个国家整个制造业的写照、缩影。旅行于四洋五海的万吨巨轮是移动的国土。
当年“江南造船局”为美国制造四艘万吨轮交货后,《东方杂志》曾载文云:“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商船,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更打开一新纪元。”写下这段话绝非阿Q“我爷爷那时候……”的小人之心,但历史告诉我们,月亮从来就不是西方的圆,中国造船业就有过昔日的辉煌,今天已经拥有了90年代国际先进的造船能力。面对全球竞争浪潮,上海中国造船业没有妄自菲薄的理由。“中国巨轮”已经破冰下水,中国的造船工业将书写“千帆过,万木春”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