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东北行》的南路记者离开大连后,到达了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丹东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民营企业,吞并了八十年代全国客车行业的老大“黄海大客”,一时间“蛇吞象”的故事传遍辽宁省。但《东北行》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与实现资本的整合相比,更新国企员工的观念需要的时间更长。
这里就是故事中那条“蛇”所在的地方,离鸭绿江不到两百米。跟所有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一样,它是老总李进巅1984年带着10个伙伴、7万元资金干出来的,2000年上市。目前净资产4.6亿。尽管李进巅本人不承认这是一次“蛇吞象”,说实际上合并时蛇的实力比象大,但是他也知道曙光的名气是无法与黄海相比的。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我们曙光除了车桥以外,还有一个产品叫专用车产业,就是生产SUV车(越野车)和皮卡车,但是我们的品牌不硬,黄海是老国有品牌了,五十年,在国内有很大的知名度,我们想通过和黄海的重组以后,可以把我的汽车品牌加强,在全国叫响。”
1993年以前,黄海大客一直稳坐中国客车行业第一的宝座,体制僵化、人员包袱过重等国有企业的顽症使它每况愈下,被厦门金龙、郑州宇通等合资企业迅速赶超,近年只能勉强排在全国第八位。杨师傅为黄海工作了33年,记者偶然采访了他。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当时肯定有想法,一个大企业,一个国有企业叫私企给吞掉了,这必然是有想法。”
从提出意向到新的由曙光控股的合资公司挂牌只用了没到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建立新机制、人员整合分流却花了整整一年。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始终还是个问题,还是觉得没转过来。”
记者:“怎么没转过来?”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想不通,改了觉得不得劲。担心最起码的铁饭碗没有了,这是最起码的,直到现在心里都还有想法。”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要实实在在认识到,我的饭碗每天都要受到市场的制约和考验,干不好随时都有砸饭碗的可能,我觉得员工的这个观念必须要彻底解决。”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好好干活,只能是好好干活,才能保证质量,干不好,肯定不行。”
记者:“以前不这么想吗?”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以前也有,不像现在这么紧迫。不像过去,基本上这12件完不成了我就走了,现在没有这事,你干到半夜也得干。”
记者:“如果你不完成就回家了,那又怎么样呢?”
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杨师傅:“那就得罚款,有措施。 ”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董事长李进巅:“订单多了,现在黄海的(生产)能力跟不上,我们就需要加点班加点,好多工人不理解,到市劳动局去告我们,说我们违背了条例,侵犯了工人的权利,发生好几起了。”
被吞并后的黄海的目标是在2008年以前重返客车行业全国前三名。为此,无论是员工的观念还是全厂的经营观念都需要再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