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米高的“角楼”自十里外就桅杆一般卓然挺立,雄浑苍茫、闪烁着一片白色的统万城遗址,如同一艘巨轮从中国北部浩渺的毛乌素沙海深处浮现出来。
这是沉睡了千年的匈奴都城。它建成于5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设的最完整、最雄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匈奴民族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城墙轮廓、众多建筑保存完好的都城。1000多年来,由于不断被荒沙围困,统万城深陷毛乌素沙漠之中,几乎被完全淹没。随着近年这一地区大力治沙,古老都城遂重现昔日的英姿。
刚刚从位于陕西靖边县的统万城考察归来的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朱士光告诉记者,他今年两次到了统万城,发现都城周围的流沙已变成了固定或半固定沙丘,许多适沙灌木、草木植物郁郁葱葱,一些老百姓栽植的白杨树也挺拔有力。“统万城虽然仍没能蜕去沙漠的霓裳,可已经着上了绿意的轻纱。”他说。
这位专家认为,统万城的再发现不仅在中国民族史和考古史等方面具有巨大价值,在人地关系的生态学上也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价值。5世纪以前的世界上很少游牧民族建有自己的都城。在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区,往往是游牧民族学习农耕文明中凿井、筑城等技术的关键地区,也是其向农耕文明过渡的地区。
统万城建成于公元419年,是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的都城。命名“统万”,意指“统一天下,君临万邦。” 它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组成,宫城里面还有一座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则是各级官署王侯贵族所居之地,外廓城是一般的居民区。
经过15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统万城的白色城垣和角楼残迹依旧轮廓毕现,2至10米高的城垣所在皆是,部分建筑墙址犹存,护城河也隐约可见。
著名考古专家戴应新介绍说,统万城依地势而筑,西北高东南低,既防冬天的寒风,又顺势利用城北的河水为市内用水和城外护城河供水,构思十分精巧;它的城墙是用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西城墙厚达16-30米。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
此外,有的城墙之中设有储存粮秣、武器等库房,城墙四隅的角楼皆高于城垣,西南隅角楼更高达31.62米,这在中外筑城史上非常罕见。
作为一个骁勇善射的游牧民族,匈奴自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一直活跃在中国东北到西北的辽阔北方,并对中原地区和西域各地的政权安全,尤其是丝绸之路的畅通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与匈奴关系的好坏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头等大事。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就曾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击匈奴700余里,并开修万里长城。随后的汉朝也是或和亲或争战,交往频繁,匈奴也逐渐演化,一部分进入长城内居住,与汉族等民族或融合或同化,其血脉虽存,但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号在南北朝时渐渐消失了。
戴应新说:“匈奴作为一个民族虽然‘消声匿迹’了15个世纪,但其历时6年动用十万军民筑就的唯一都城——统万城,在建成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重镇之一。至今,它的遗址仍巍然屹立,展示着匈奴的伟大与强悍。”
戴曾多次在统万城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他介绍说,统万城在5世纪时仍是水草丰美的绿洲,黄河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一大支流无定河从城南缓缓流过,其上游则有众多湖泊。后因自然环境变化,尤其是战争、灾害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这里逐渐出现"黄沙渐远统万城"的局面。
由于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匈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皆落后于中原,必须依靠中原的贸易场所——“关市”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年代也不例外。同时,匈奴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尤其是与汉族毗连的地区,汉族的绸缎和手工艺品逐渐成为一般匈奴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而开始建筑城市,也是在和汉族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学会的,但其主要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仍依仗汉人。统万城也是在汉族知识分子的直接帮助下建成的。
中国南北朝史专家、陕西考古所研究员刑福来说:“航空遥感影像和考古调查与试掘显示,统万城的独特性、保存的完整性正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认可,地方政府也正在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着前期准备工作。从已经进入申请名单的目录来看,统万城是最有竞争力的遗产之一。”
刑福来眼下正在统万城进行实地考察,指导文物保护人员对遗址进行化学加固保护,为下一步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做准备。他说:“匈奴是一个在中国北方驰骋了10个世纪又消失了15个世纪的民族,由于历史上基本无匈奴民族的详细文献资料,此次发掘将掀开匈奴神秘面纱的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