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很多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刻,每到这时,一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常常会羡慕那些名校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手捧名校这块金字招牌,就能找到金饭碗,可最近一份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的名校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著名的高等学府采访时发现,很多名校毕业生给自己设计的起点相对较高,就业期待值也要高一些。
对月薪要求高是部分名校毕业生找不到满意工作的一个原因,一位叫刘伟的网友发来帖子说:“现在在某些高校的校园网上,有人发帖子倡议大家建立就业月薪的价格同盟——月薪不低于3000元,不少毕业生响应。前两天,有位参加同盟的学生以低于3000元的价格与用人单位签约,于是招来了校园网上的责骂,说他是叛徒。”
名花难找工作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面子问题。一位应届毕业生发来传真给我们讲了他的苦恼。“我是北大的应届毕业生,我找工作时基本不会考虑那些不知名的企业。因为当初好容易上了大学,全村人敲锣打鼓把你送到学校。每次回家,大家都很关心你,甚至把你视为大家的榜样,你会感到无数的眼睛盯着你,你有压力呀。如果你去了小企业,我真的很难想象父母会怎么想,会很丢面子。就算你在三年、五年内干出来了,有一天你出人头地了,找回了那份面子。但如果不是呢,如果出了差错呢,父母的颜面何在?”
期待值高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片面的追求工资,追求面子,就自然会造成竞争激烈,这竞争一激烈,反而每个人都贬值,这样就可能会失去很多好的机会。其实,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更应该看重的是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是否有发展的潜力。“名花”希望觅“名主”,那名主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些名校毕业生的呢?
我们的记者采访了位居世界500强的几家知名企业,了解他们对名校生的看法:单位认为,好的学校只可能意味着他在知识上可能更系统一些,可能更先进一些,学的更扎实一些,但是它只是知识;新毕业的学生的话,没什么经验,而个人能力和名校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许能考上名校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略强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你的能力恰恰和那个企业要招的那个位置所要求的能力正好相匹配,所以说不能说名校的人就一定有优势。而主要是看的还是个人的综合素质。
我们还对名列世界五百强的一些知名企业做了一个调查统计,对企业最看重的员工素质做了一个排序,你们看,他们依次是:
1.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在危机下处理问题的能力;
3.坚定的性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4.领导能力;
5.适应生存的能力;
6.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这几条里可没有“名校毕业生”!总之,现代企业是需要一种复合型具有综和素质的人才。很多名校毕业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都有很多切身的感悟。
两年前,毕业于北大的田雨,也梦想去那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和国企工作,但最终她去了一家并不知名但很有潜力的公司,工作两年后,她意识到以前在学校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可是在企业和公司里,评判一个员工的优劣可不是那么简单:
她觉得要是一个人真的成熟的话,他就应该忘掉一些光环,包括所谓的名校;企业需要自己是要有团队协作精神,要有主动性,主动地去寻找机会,主动地去创造机会,有创造性,再一个,要从当初的单项思维走向立体地,全面地、宏观地考虑问题。
看来,很多名花难觅名主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优势。最近在一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刚进入企业时,你最想成为哪种人员”,百分之二十六的大学生希望成为技术人员;百分之二十四的大学生希望成为管理人员;百分之十九的大学生希望成为策划人员。但是经过面试后,能达到自己预定目标的只占极少部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名校生对面试还只停留在着正装、对所要应聘的公司有所了解这个简单层面上,而他们对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招聘原则和素质模式都不是特别清楚。
今天我们来做一回面试官,向您问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年你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这个问题会考察你的诚实品质、公民意识以及社会责任!第二个问题是如果让你来写自己的墓志铭,你会写什么? 像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考察的就更多了,你对自己的定位,你对人生的设计,以及你的人生观等等。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要在很短的对话中,考察你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比如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经验的能力等等,面试的问题往往跟名校没什么关系。有时候考官还会问你有没有女朋友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你没有女朋友,就说明你很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在这里,我也要给那些应届毕业生们提个醒,不要只重智商,而忽视了对情商的培养。
名校生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但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以及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注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名校的金字招牌是不会给你带来金饭碗的,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还要靠你自己真正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