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要吃好年夜饭,娱乐少不了看贺岁片,近几年这似乎已经成了某种惯例。可是今年如若不是眼看又快要到年底了,还真的让人想不起来贺岁片。原本热热闹闹的贺岁片市场今年却显得格外冷清,和前几年七八部贺岁片争抢市场有很大不同。想想前几年,尤其是去年、前年这个时候,一部贺岁片还没开拍便要炒作,故事情节是如何的稀奇和搞笑……炒得如火如荼。春节就要到了,可是眼下依然平静如水。今年的贺岁片怎么了?
虽然风头正劲的《英雄》的上映档期是在贺岁片的档期上,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英雄》并不能算是一部贺岁片,而是一部武侠片。今年内地的贺岁片寥寥无几,与往年七八部贺岁片一起挣抢贺岁档期有很大的不同,一部描写“南漂”、“北漂”异乡生活的电影《我的美丽乡愁》在北京扛起了内地新年银幕的贺岁大旗。这部由“体操皇后”刘璇及徐静蕾、陈晓东等主演的电影成为春节银幕贺岁餐桌上少有的一道大餐。过去贺岁片你争我炒猛争春的火爆场面,到今天已是大不相同。
贺岁片喜气、好看,让人期待,过年不就是图个喜庆乐呵嘛,在过年的幽默轻松的故事情节里,让人感到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的贺岁片贺岁片的说了一大堆,很多老百姓要问了:到底什么是贺岁片呢?
其实贺岁片最准确的应该算是一个档期概念,而不是被定义为电影类型。这有些像好莱坞圣诞档期的电影,都是家庭片、亲情片,有一些家庭、温情的因素在里面。追到根上,可以说都是冯小刚惹得“祸”。从贺岁片《甲方乙方》算起,贺岁片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6个年头。1997年,冯小刚的京产贺岁片《甲方乙方》掀起了岁末影院票房狂飙,在北京地区创造了1100万元的最高票房纪录,且一举超过当时在电影市场上极走红的进口大片的最高票房,从此贺岁片也成了冯小刚的一个品牌。之后的贺岁市场一片繁荣,《幸福时光》、《门当户对》、《美丽的家》等贺岁片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尽管它们的票房收入远远达不到创作人员原本想象的程度。
尽管港台今年拍的贺岁片也有一些,比如《老鼠爱上猫》、《百年好合》,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今年的贺岁片市场确实有点“冷”。不管怎么说,贺岁片由“风风火火闯九州”到如今的“车前冷落鞍马稀”,贺岁片可谓一波三折。那今年的贺岁片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是前几年大家扎堆儿拍贺岁片,大量的贺岁片同时 挤在同一个档期,而且没有几个观众能记得住的片子,贺岁片重要的还是质量;第二是观众的胃口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制作精良、大场面的片子,比如《英雄》,能够有不同于电视剧的效果。
贺岁片少了,对于部分看惯了贺岁片的老百姓来说应该怎么办呢?百姓过年还有的看吗?其实,相对于银幕的冷清,与贺岁影片《我的美丽的乡愁》的一枝独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电视人对贺岁的兴趣却是势不可当,贺岁剧这道更家常的荧屏年夜饭,有多位厨师在煎炒烹炸,眼下投拍的贺岁剧不下十几部。荧屏热、喜气足、明星脸 ,三大特点使得今年的贺岁市场别有一番景象。
景观一:银幕冷清 荧屏火热
李丁、葛存壮两位老将加盟压阵的3集贺岁剧《张灯结彩之好事多磨》,号称中国版“小鬼当家”的《皆大欢喜》,还有《欢喜冤家》、《门当户对》、《最爱是你》、《团圆两家亲》等一部部贺岁剧成为荧屏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景观二:情节逗乐 喜气十足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是贺岁剧多了却有心有灵犀的东西。先看片名,《张灯结彩》、《皆大欢喜》、《欢喜冤家》、《爱在羊年》、《家和万事兴》、《团圆两家亲》……这名字起的,喜兴!连一块儿跟对联似的,情节自然也不必说,无一例外的都是咱普通百姓平时不干的事儿。总之“如有雷同,纯属贺岁”。
景观三:品牌撑台 明星当家
《最爱是你》用英达来主演;《家和万事兴》再次锁定黄金搭档宋丹丹和杨立新;《皆大欢喜》既有大美人宁静当红花,还有李湘等大牌做绿叶。几年下来,豪华阵容已经成了贺岁行家们玩得最熟练的一招。
不仅贺岁片,什么贺岁电视剧,连贺岁京剧、贺岁话剧、贺岁音乐剧、舞台剧等等都纷纷上场,众多形式都来争贺岁一杯羹,比如话剧《翠花上酸菜2003》、《家事》、《叫我一声哥,我就会泪流满面》,还有贺岁相声剧《明春曲》舞台剧《篱笆墙的影子》等等,五彩斑斓。俗话说,不管白猫还是黑猫逮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贺岁”毕竟不是一打就灵的招牌,不管是什么样的称谓,无论搞笑也好,武打也好,还是贺岁也好,百姓看得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是节目本身文化内涵能否迎合自己的审美需求。无论如何,好的坏不了,坏的好不了。至于贺岁不贺岁那还只是形式,老百姓不看贺岁片照样欢喜过年,你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