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对各种挑战,确保更好未来”为主题的第35届东盟外长会议于7月29日至30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会议强调要推进东盟一体化,决定加强地区合作、联合各国力量打击恐怖主义。东盟外长会议之后,又举行了东盟和中日韩外长会议和第9届东盟地区论坛以及东盟与对话伙伴会议等系列年会。
作为东南亚各国在新世纪的又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聚会,第35届东盟外长会议的与会外长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着重讨论了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复苏和经济改革以及地区安全和反恐问题。与会的部长们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强调,东盟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推进东盟一体化,确保东盟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和提高。
在会上,部长们批准了“东盟一体化行动工作计划”和在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等4个优先合作领域的具体合作计划和项目,并对东盟计划于今年8月15日和16日在雅加达召开东盟一体化行动发展合作论坛会议表示欢迎。
他们指出,要确保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复苏,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仍是东盟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关于多边贸易体制问题,部长们表示,将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与其他经济伙伴紧密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服务争取更多市场准入机会。
关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部长们表示将进一步促进10+3合作。 认为,马来西来提出的在吉隆坡设立10+3秘书处的建议很有必要。
7月30日下午,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10+3)外长会议开幕。与会外长们就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及如何在10+3框架内扩大和深化在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中国外长唐家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为进一步提高合作水平,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唐家璇提出三点建议:一、10+3应在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同时,逐步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二、进一步加强各个合作机制之间的协调。三、以10+3为主渠道,推动东亚区域的整体合作。
第九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31日下午闭幕。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重要国家外长及欧盟代表在会上讨论了亚太地区的安全、反恐及朝鲜半岛和南亚局势等问题,并就进一步发挥这一论坛作用、加强区域和国际安全、反恐和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代表团还向东盟论坛提交了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方在新形势下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
唐家璇外长在论坛外长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出,第一,希望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东盟开展对话与安全的重点;第二,主张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推进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
结合东盟外长会的相关情况,记者采访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先生和中国前驻澳大利亚大使石春来先生。
主持人:首先介绍一下10+3和10+1机制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
张蕴岭:10+3应该最早出现应该说由欧亚合作,欧亚合作也是东盟来倡导的。欧亚合作就是欧盟对东亚,又是东盟倡导的,光东盟不够,需要东亚所有的国家来进行协商。所以东盟就提议,1995年就提议能够和中、日、韩三国一起来商讨。但是真正启动10+3机制是1997年金融危机,1997年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召开了第一次为了商讨怎么来对付危机,恢复地区增长,这样的话这么一个机制就算开启了。开启了之后,因为它是一个非正式领导人会议,是一个对话会议,逐步逐步就形成了一个规模性的机制,每年都开领导人会议,同时它也是一个内容不断扩展,由一般的对话到增加实质性的内容,这是一个10+3,我们说是整个东盟,但是它还有其他的一些机制,刚才你提到10+1,10+1就是东盟和中、日、韩对话,也就是10+3对话的同时,东盟分别与中国、日本、韩国分别对话,这就是10+1,同时还有两个,一个就是10,也就是东盟本身,他们自己也要单独开会,而且每次都是在他们会议期间来进行对话。还有一个就是中、日、韩,这个主要是从2000年开始的,因为在这10+3框架下,因为3过去没有,是和东盟对话,既然这个进程开始之后,中、日、韩的领导人2000年第一次非正式的会晤,早餐会。后来到2001年就把它固定化了,中、日、韩增加了经济部长会议,这样一个对宏观机制、政策、经济政策进行对话协商。可以说这样一个东亚合作现在有四趟车。
主持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机制,也不管是说10国,还是10个对话国,还是说3国之间,还是10+1或者10+3,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东盟外长会,刚刚闭幕的东盟外长会。石大使,您对这个会议怎么评价?
石春来:这个会议是非常积极的,而且是从来未有过的,我认为在合作的内容上有所突破。
主持人:在这次是有所突破。
石春来:我认为是有所突破的。
主持人:有哪些突破?
石春来:一个呢,当然主要是从决议来看,就是说从全面的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因为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东盟国家本身有它的自由贸易区的理想,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一致,要建立自由贸易区,十年之内,那就是到2012年,十年之内。但是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步骤,如何开展?真正落实要从现在开始,这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全局的,整个我们这个地区,东亚合作这是一个很大的基础,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湄公河的合作,湄公河的合作实际上已经开始,我们在这个方面态度很积极,首先就是航行、枢竣,还有整个的湄公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恐怕将来对整个的地区经济和地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了,还有一个全面的推动作用,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可以做出积极的贡献。再有一个就是我认为这个也是很重大的问题,就是在非传统领域的全面合作,这个问题我认为意义重大,为什么呢?就是说亚太地区、东亚地区,真正能够大家走到一起,顾虑也比较少,合作的领域也比较广阔,共同利益比较多,真正能够很快见到实效的,所谓非传统领域,不是原来所想像的军事等等,比如反恐、禁毒、非法移民等等,甚至于包括环境、保护,这个是广阔的领域,这样一些实际的步骤,如果能够很好地落实的话,对于整个的区域来看,从经济到政治,一直到环境,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包括在内,那么这个领域就大大地扩展。
张蕴岭:从我们角度,我想这次会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我们在这个会上,中国提出了很多,应该说是非常有进取的,有建设性的,而且有深远意义的一些建设,比如说在10+3这样一个框架内,中国提出了第一要推进全面的合作,以经济为重点,推动全面的合作,包括政治安全对话,这个提得比较清楚了。第二个就是说它要加强,提出加强东亚合作机制,各个机制之间的合作,因为刚刚讲一会儿10+3,一会儿10+1,还有金融,还有贸易,还有地区开发,这个机制已经很多了,需要协调。第三个就是说要以10+3为主渠道,加强整个东亚地区的整体合作,也就是说我们展望小组的一个任务,就是为东亚整体的这样一个合作未来来设计一个蓝图。这个中国也提出。
主持人:通过您刚才介绍的,可以感觉到,就是在东亚和东南亚这一块,可以说合作的意识非常强,您刚才讲到既有10+3的合作,又有中国和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问题,同时还有东亚的合作问题等等,您怎么看待,从这个合作的角度来怎么看待东盟外长会议召开的意义呢?
张蕴岭:因为外长会议,像东盟地区合作当中,因为外长会议应该说是一个准备阶段,还是为年底的领导人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来做一些准备。所以这一次提出了很多新的东西,我想对于为领导人会议做准备,而且为今后地区的合作,长远的发展提供一些带有战略性的思想。我刚才特别强调中国在这方面的作用,大家非常公认,起到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本身经济持续增长,对这个地区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这个地区,对推动地区合作持积极的态度,这样这个影响也是非常巨大,2000年朱总理在新加坡开会的时候,主动提出来考虑中国、东盟搞自由贸易安排的可行性,去年领导人达成协议,那么整个去年,我是10+1,东盟和中国自由贸易区合作的专家组成员,我们进行了一年的准备,和东盟一起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报告提交给领导人,最后领导人同意,他们做出了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所以在中国、东盟之间,如果我们想有2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17亿的人口,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地区,如果我们大概用10年左右的时间,能够搞成自由贸易区,第一对本身双方利益非常巨大。第二个就是说可以推动其他国家加快加入的进程。我们看到去年领导人一同意,小泉马上就到东南亚去访问,提出来也要加强和东南亚的合作等等,因为日本本身,它有国内的困难,经济困难、农产品的保护等等;韩国也有本身一些困难。所以这样一个进程,我想会推动他们加快这个步伐。
主持人:我们知道张蕴岭先生和石春来先生原来都是东亚展望小组的成员,这个组织每个国家只有两个名额,正好是两位先生今天都到我们演播室来了。我想请石大使给我们介绍一下,东亚展望小组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石春来:东亚展望小组是1998年年底在越南召开的,东盟加上东北亚三国,中、日、韩首脑会议的时候,韩国总统金大中提议建立东亚展望小组,然后各国都支持这个意见。他提出来这个问题主要的着眼点就是加强东亚合作,就是说不但有东南亚,而且有东北亚,东南亚、东北亚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加强东亚合作,成立一个以学者为主的每一个国家两个人,一共是13个国家,26位学者,提出对加强东亚合作,整体合作的建议,政策建议和具体步骤,从1998年年底提出,然后经过1999年、2000年、2001年,开了一共五次会议,其中有一次在上海召开,我们作为东道主,然后完成了这个文件,提交给13个国家的政府,请他们来考虑这些意见,如何进一步加强东亚合作。
张蕴岭:因为东亚合作这个概念,应该说从历史上也没有,它这个关系,东亚的历史关系都非常特殊。因为现在启动了这个合作进程,它迫切需要一个将来往哪发展,怎么来发展,怎么来规划,它就要展望,就是这些人要为地区规划一个蓝图,一个长远的,特别是政策性很强的这么一个建议。所以这个本身提出来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现在东亚展望小组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那么石大使,您对东亚合作这个前景,您怎么看?
石春来:我认为从历史上看,我们现在世界上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有欧盟,但是没有一个东亚的,一个经济区域性的经济体制或经济集团,只有东南亚,东北亚各自为政,从长远来看,自由贸易区的问题,甚至于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在东亚肯定要实现,当然这个过程会很远,不会很容易。但是我们现在中国和东盟建立这个自由贸易区,我认为可以认做是第一步。紧跟着是日本、韩国,然后是所有的东亚国家都参加进来,你实现这个自由贸易区有各种渠道,也可以是东北亚和东南亚各自,然后合并。也可以是东亚、东南亚和中、日、韩分别,最后组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现在看起来恐怕,我看应该是中国、日本、韩国,分别参加东南亚,然后形成东亚的一个经济一体化机制。当然也还包括政治上,包括在其他教育、文化,这方面也有很多发展。我想从长远来看,东亚一定要成为和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将来的美洲贸易区,一个鼎足而立的这么样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也包括安全、政治各方面的一个合作机制,这样的话对于全球化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同时对于我们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也是重大的推动。
主持人:这次的东盟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谈到了中国和东盟合作的时候致力于三点,一点是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要全面启动,要加快,在2012年要建成自由贸易区。第二个就是关于湄公河流域的区域开发和合作的问题,关于自由贸易区大家了解可能比较多,湄公河流域的开发现在进行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张蕴岭:因为湄公河开发是这样的,80年代中期,最早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地区牵扯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后来实际上也牵扯到我们云南省南部,主要以云南,但是也有其他几个省。亚行提出来这个之后,实际上由于资金,还有各个方面的限制,进展都不快。所以10+3这个进程开启以后,因为这个地区在整个东亚范围,也成为了东亚地区合作的这么一个重要领域,领导人一致同意,把湄公河这个地区的开发问题列入到东亚合作的进程,这个进程去年应该说和前年都列了一些具体的项目,比如说包括河道、下游的湄公河通航障碍清除,疏浚航道。第二个就是公路,像昆曼公路,连接这个公路等等一些,应该说有一些进展,但是进展不是太快,牵扯到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原来有一些遗留的问题,比如说昆曼公路,它是双边的一些项目,现在要拿到地区来,中国要起更大的作用,提供资金、提供技术,它需要一些调整。另一个就是说它还有一些实际上的担心,还有政治信心的建立,逐步磨合,使得这个地区共同受益。所以应该说进展(不太快)。还有比如说澜沧江的上游和湄公河下游之间的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河道等一些协调问题。下游的国家有一个湄公河委员会,过去我们没有参加,现在这次我们对参加这个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也把它纳入到大区的合作范围。今年要开这方面的领导人会议。所以我想大湄公河地区开发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因为领导人会议之后,会有一个新的面貌。
主持人:这个步伐也会逐步地加快。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底会有什么影响?
石春来:我想对于我们西部大开发,应该是互补的一种性质。因为特别是湄公河的开发和我们整个西南联在一起,因为这里头还包含着其他的一些大项目,比如说议论到的东西,而且有些东西有了方案。还有泛亚铁路,曼谷到昆明的高速公路,再加上湄公河沿岸,不仅仅包括水利、通航了,还包括农业的发展和其他有关的事业、企业的发展。所以这个显然会大大地促进我们整个西南部的对外开放和东南亚经济上的互补,以至于对我们整个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的一大块。我们去年的贸易额,中国跟东盟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将近420亿美元。这样一个趋势来看的话,这个数字显然在今后几年要大大地突破。曾经在东南亚有这个议论,就是说中国的发展到底对他们怎么样?似乎最近给我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就是说中国的发展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讲,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可以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这样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应该说是我们既受益,同时也应该是东南亚国家受益。
主持人:两位专家,围绕这次的东盟外长会议,结合东亚合作的相关问题,我们先谈到这,非常感谢张蕴岭所长和石春来大使接受我们采访。也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的《中国报道》,明天的同一时间再见。
主持人:王世林 责任编辑:朱同合
制片人:徐江 导播:滕双双 监制:王广令
|